网上有关“抗酸染色怎么取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抗酸染色怎么取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实验原理
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能抵抗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又称抗酸杆菌。对人有致病性的分枝杆菌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
实验步骤
1. 取痰中粘稠脓性或干酪样带血丝部分涂片(略厚),自然干燥后,通过火焰固定,于涂片外周用蜡笔划圆。
2. 用木夹持玻片,滴加石炭酸复红染液,以盖满标本面为度,在火焰高处徐徐加温至冒蒸气,并维持5分钟(注意切勿让染液沸腾或煮干),当染液蒸发减少时,需再加染液补充。
3. 待标本片冷却后水洗。
4. 用3%盐酸酒精脱色,至无红色染液流下为止。
5. 水洗后,用吕氏美蓝复染1 min,水洗,吸干,镜检。抗酸杆菌呈红色,背景及非抗酸菌呈蓝色。
显微镜观察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染色观察了,对于鉴别一些基本特性的细菌很有帮助。
基本步骤是:涂片用的载玻片需用清洁液洗净、擦干、不留油质,否则培养物不能均匀地推开。被检材料如果是肉汤培养物,用铂金耳环取一滴,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涂抹的范围约有手指甲大即可。随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之固定(即火焰固定);被检材料如果是固体培养物,先滴一滴水(常用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用铂金耳环取少许培养物,在水滴中混匀,培养物不宜太多,菌体看不清楚。脓汁、淋巴液、乳汁也按同样方法制备抹片。血液和病变组织,直接涂抹在载玻片上,组织抹片也不能太厚,否则看不见细菌,细菌培养物抹片用火焰固定,组织抹片常用甲醇或甲醛固定。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染色法:
(1) 革兰氏染色法:
①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经1-2分钟,水洗;
② 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作用1-3分钟,水洗;
③ 加95%的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秒-1分钟,水洗;
④ 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或沙黄水溶液)复染10-30小时,水洗;
⑤ 吸干或自然干燥,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 美蓝染色法: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足够覆盖涂抹点即可)美蓝染色液,经1-2分钟,水洗,干燥(可用吸水纸吸干,或自然干燥,但不能烤干),镜检。荚膜呈红色,菌体呈蓝色,异染颗粒呈淡紫红色。
(3) 萋-尼(Ziehl - Neelsen)氏抗酸染色法:首先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较多量的石炭酸复红染色液,在玻片下以酒精灯火焰微微加热至发生蒸气为度(不要煮沸),维持微微发生蒸气,经3-5分钟,水洗。然后用3%盐酸酒精脱色,至标本无色脱出为止,充分水洗。再用碱性美蓝染色液复染约1分钟,水洗。最后吸干、镜检。抗酸性细菌呈红色,非抗酸性细菌呈蓝色。
(4) 姬姆萨氏染色法:于5ml新煮过的中性蒸馏水中滴加5-10滴姬姆萨氏染液原液,即成为常用的姬姆萨染色液。抹片经甲醇固定(一般需2-3分钟),干燥后,在其上滴加足量染色液,或将抹片浸入盛有染色液的染色缸中,染色30分钟,或者数小时至24小时,取出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荚膜呈淡紫色,菌体呈蓝色,视野常呈红色。
(5) 鞭毛染色法
刘荣标氏鞭毛染色法:
染色液:甲液:5%碳酸溶液 10ml
鞣酸粉末2g
饱和钾明矾水溶液10ml
乙液:饱和结晶紫或龙胆紫酒精溶液
用时取甲液10份,乙液1份,混合后在冰箱中可保存7个月。在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上述混合液,在室温中染色2-3分钟,水洗,干后镜检。菌体和鞭毛均呈紫色。
(6) 芽胞染色法
复红、美蓝染色法:抹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片上,加热至产生蒸气,经2-5分钟,水洗,以5%醋酸褪色,至淡红色为止,水洗;以骆氏美蓝液复染半分钟,水洗;吸干或烘干,镜检。菌体为蓝色,芽胞呈红色。
孔雀绿、沙黄染色法:抹片经火焰固定后,滴加5%孔雀绿水溶液于其上,加热30-60秒,使生蒸气3-4次,水洗半分钟,以0.5%沙黄水溶液复染半分钟;水洗,吸干,镜检。菌体呈红色,芽胞呈绿色(酸处理过的玻片,可防止绿色褪失)。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关于“抗酸染色怎么取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呼延梓熙”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抗酸染色怎么取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抗酸染色怎么取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实验原理分枝杆菌一...
文章不错《抗酸染色怎么取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