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网上有关“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摘要] 《鲁宾逊漂流记》和《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作品中的姐妹篇。两部作品的男女主人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历史背景下,为了追求财富所表现出的不同抗争史。本文从笛福的小说的特点及这两部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经济个人主义、婚姻观以及对宗教的态度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笛福小说的主旨。

 [关键词] 财富;婚姻;宗教

 [Abstract] "Robinson Crusoe" and "Moll Flanders" is the work of Daniel Defoe companion. Both men and women work the hero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rise of capitalism stage, in order to pursue wealth shown by the history of different struggl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oe's novels and two works of the hero and heroine of economic individualism, view of marriage and attitude to religion, and thu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 of Defoe.

 [Key words] wealth; marriage; religion

 十八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海外殖民扩张及对外贸易的昌盛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确立了其海山霸主的地位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资本主义强国,同时工业革命在无形而有序地进行着,中产阶级和相应的文化快速发展。笛福,出生在伦敦一个工商业家庭,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作为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笛福正是时代的代言人,他从青年开始就喜欢从商,同时也关心政治活动。作品以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而出名,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者?。

一、笛福作品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写于1719年,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小说。自从发布以来,成为世界文学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它被认为是一部冒险小说,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一面镜子。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告诉我们鲁滨逊的三次航海经历和在巴西种植园的生活经历。第二部分描述了鲁滨逊的荒岛生活;第三部分主要是他返回英国的经历。作者通过对鲁滨逊的形象塑造,表达了作者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歌颂了鲁滨逊那种不安于现状,敢于冒险,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贵妇?奋斗史。它是笛福的第一部以女性为小说主人公的长篇小说。笛福在他作品中涉及妇女问题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资本主义时期,妇女的地位低下,这就使摩尔的?贵妇?奋斗历程显得特别的艰难。摩尔这部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摩尔的童年生活以及为了追求经济独立所经历的五段婚姻。第二部分阐述了摩尔的犯罪行为;第三部分描述摩尔回到弗吉尼亚种植园,辛勤经营种植园,最终成为贵妇人。

 二、笛福小说的特点

 (一)?荒岛文学?。虽然在笛福作品中出现的很多主人公是在城市中的抗争,没有明显的荒岛情景,但是他们与在荒岛中为了求生存的其它主人公一样具有进取、不放弃的清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时期,人们为了追求财富不断奋斗且充满艰辛的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

 (二)现实主义。笛福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加入自己的想象,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以及朴实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笛福作品中出现了女性,这也开创了小说中物化的女性个人主义的形象。其次,笛福小说的叙述风格别具一格,它的语言质朴,利用通俗易懂,大众化的口吻叙述故事情节,易于被接受,在细节描写上既朴实又精确,达到逼真的境界。他采用自传的形式进行叙述,通过这样的形式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使他的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而自传的主人公常常是经历种种罪恶,遭受惩罚,然后不断忏悔,最后得到救赎。但是他们的忏悔往往带有功利色彩,这与他本身的清教思想是分不开的。

 (三)清教思想。笛福出生在清教徒的家庭,因此家庭环境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他的宗教信仰。他的小说都含有其独特的清教思想。不仅如此,他的作品的'宗教信仰还表现出了世俗化趋向,这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笛福的道德观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

 三、笛福小说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一)经济个人主义

 笛福作品中的主人公都视金钱至上,财富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亲情,友情以及爱情对他们而言无足轻重。

 鲁滨逊对财富追求是他唯一的人生目标。他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都源自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他生活在荒岛这个大自然中,虽然获得了丰厚的物质,但是却没有对荒岛上的自然景物有所欣赏或者留恋。而是把荒岛上的一切作为自己开发的对象。从人到物,出现在鲁滨逊脑海里的观念就是占有。把荒岛当做自己的土地所有,并自命为?总督?;荒岛上救了土人?星期五?后,便把?星期五?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他定位为奴仆;教?星期五?英语词汇,还向他传授宗教信仰。他的一切行动动机包括对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从根本上都是功利主义的,一切以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他曾卖给葡萄牙船长一个青年黑人修利,而修利却曾经帮助他从奴隶主手中逃脱出来。一开始他还想把修利培养成一个成功人,但是还是抵挡不了经济利益的诱惑,最后以可观的价钱卖给了葡萄牙船长。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逐渐导致了各种关系和感情的削弱,特别是对亲情和爱情的缺失。

 摩尔内心具有强烈的金钱欲望,追求财富是她一生的追求。她认为贫穷是可耻的,只有富裕才能让人感觉到幸福。因此她从小立志要当?贵妇人?。然而摩尔出生的那个时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发财,想要经济独立,只能依靠男人,或者说婚姻。因此,摩尔以她敏锐的经济眼光,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把婚姻作为一种投资,当做一种?市场?交易。摩尔认为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把自己?最重要的股本白白浪费掉?。她和鲁滨逊同样具有冒险精神,被认为是女冒险家。她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周旋于婚姻市场,在五段失败的婚姻结束后,开始被迫扒窃。以其惊人的扒窃手段和能力而出名,获得了她的经济利益。摩尔在城市这座荒岛中孤立地对抗着环境。为了追求经济独立投入到婚姻?市场?以及盗窃生涯,甚至在为了保全自己的婚姻而不顾对自己孩子的抚养,想方设法摆脱孩子对她造成的负担。

 (二)对宗教的态度

 笛福的清教思想集中地体现在鲁滨逊和摩尔这两个人物形象上。小说中,鲁滨逊在遭到天灾人祸、心里感到恐惧或者面临死亡时,他就开始向上帝求助,不断忏悔,诉说自己的罪过,从而寻找内心的平安。鲁滨逊在前三次航海冒险中,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惊险,因此对上帝的忏悔就没有那么的真诚,也就没有真正把上帝作为他的精神支柱。只有独自生活在荒岛时,遇到各种困难,他才需要上帝。岛上三次地震过后,劫后余生的鲁滨逊发出了?上帝救我?的呼唤声。患疾病做噩梦醒来后,他从内心深处悔悟到:自己是一个没有善恶的人,罪大恶极,多年来没有一次想到上帝或者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变成了一个麻木不仁、没有脑筋、作恶多端的水手;在危难中不知道畏惧上帝,遇救的时候也不知道感谢上帝,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却没有一次想到上帝的意旨。当鲁滨逊面临病痛、死亡时,他便开始觉醒,开始责备过去自己的生活以及所犯下的罪行。鲁滨逊从宗教中找到精神寄托,找到了在苦闷的生活中活下去的动力。因此,鲁滨逊的宗教思想是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

 摩尔是时常忏悔的,可她的忏悔大都出自对未来的不安全感,而并非发自内心。摩尔刚进监狱的时候受不了痛苦开始忏悔她的过去,但这不是真心的忏悔。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的种种罪孽,因此不能和上帝交流,还是没有得到上帝的宽恕。与她的第四任丈夫在监狱意外重逢后刺激了她的心灵,恢复了她的思考能力,最后向牧师真诚地忏悔自己所有的罪恶,她自己也得到了内心的宽慰,最后更是得到了上帝的救赎。

 (三)家庭婚姻观

 在17-18世纪,英国的婚姻制度对女性而言是不公平的。一个女人结婚后她的财产就都归她的丈夫所有。没有财产的女人在当时社会背景条件下无论长得多么漂亮,或者多么聪慧也是没有用的。男人在选择妻子时首先看中的是这个女人拥有多少财产。摩尔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第一任丈夫去世后,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体和所剩的财产以及男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把婚姻开始作为一种市场交易未经营。她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快懂得了这个道理:?世道变了,连婚姻也不例外。结婚是为了相互的利益,不是处于某种政治阴谋,就是为了做生意?。她深深地知道:男人为了寻找富家女而到处奔走,男人在婚姻中都想通过婚姻发财致富。摩尔自知在第一段婚姻后自己还有些财产,又有姿色,因此她想找个绅士,没想到却因这个?绅士?丈夫使她在第二段婚姻结束后,剩下不多的财产。因为当时经济情况不佳,为了找到富有的丈夫,摩尔开始扮成有钱的寡妇,嫁给了他的第三任丈夫。而当摩尔与他生活了几年后才发现她的第三任丈夫是她的亲弟弟。在这场婚姻闹剧中摩尔几乎走向崩溃,追求金钱的目的性表现得赤裸裸。摩尔与强盗詹姆士的结合更能印证这一点。摩尔与詹姆士都想通过婚姻发财,因此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彼此的谎言和欺骗的基础上。他们互相误认为对方都拥有大量财富而结合在一起,当婚后真相大白后,虽然两人感情很好,但是他们的结合不能给彼此带来实质的利益,最后就只能各奔前程。

 对鲁滨逊来说,爱情和家庭对他更是没有任何分量的,他一生只求经济利益,只有在他的经济利益有所保证后才谈及婚姻,不仅如此,关于婚姻他也只是淡漠地评价说?对我来说既不算不利,也没有什么不满意?。

 通过笛福这两部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经济个人主义、婚姻观以及对宗教的态度分析,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笛福小说的主旨,也更明白了其作品被广为流传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周志坚.宗教视野下的文学理念――试论宗教对笛福及其作品《摩尔?弗兰德斯》的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8):69.

 [2]蒋珏.原罪与救赎――读《鲁滨孙漂流记》与《摩尔?弗兰德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72.

 [3]阮世勤.一个女人的?史诗?――重读《摩尔?弗兰德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3.

 [4]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5]杜曼?叶尔江.论《鲁滨孙漂流记》中表现的笛福宗教观[J].甘肃高师学报,2003(6):31.

 [6]伍厚凯.欧洲近代小说的先驱――笛福[J].四川大学学报,1996(4):60.

 [7]丹尼尔?笛福.摩尔?弗兰德斯[M].南京:江苏出版集团,2003.

;

名称

岭北行省

元朝岭北行省北部,北到北冰洋 地理位置

中国元代行中书省之一。全称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是元朝最北方的行省。治和宁(见和林),北至北海(今西伯利亚北部)之地,包括西伯利亚中部、外蒙古大部,西南至也儿的石河,西接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东南至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以勒拿河东接辽阳行省;凡属元朝的各森林部落和诸王地等均归统辖统辖漠北、漠西诸地,南隔大漠与中书省和甘肃行省辖地接。本为中国北方民族蒙古族等族领地。元朝皇庆元年(1312)始称此名,但早在13世纪60年代 中国皇帝忽必烈改国号蒙古为大元时就已经是拖雷汗国领土。

历史沿革

建岭北行省的原因和影响成吉思汗至蒙哥四朝(1206~1259),漠北地区是大蒙古汗国的内地。1260年,留守首都哈拉和林的阿里不哥即大汗位,据有漠北。忽必烈在开平城也自立为大汗,据有漠南。经过四年的争位战争,阿里不哥败降,漠北地区尽为忽必烈所有。由于忽必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基础在漠南汉地,因此不再以和林为都城,而迁都于燕京(后称大都)。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漠北成为元朝的边区,只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镇守。但漠北地区作为蒙古统治者的"根本之地",在政治、军事上仍具有重要地位。阿里不哥虽败,蒙哥和阿里不哥诸子还各统所部军民散处其地。窝阔台孙海都则雄踞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以西,抗命不朝。他们都不甘心失去父、祖的汗位。忽必烈为保持其汗位的稳固,必须控制漠北,以为藩屏。至元三年(1266),封皇子那木罕为北平王,出镇北方;七年,置断事官于益兰州,以管辖吉利吉思等西北诸部。八年,那木罕率漠北诸王军队移驻阿力麻里,防遏海都;十三年,以蒙哥之子昔里吉为首的随军诸王发动叛乱,执那木罕,奉昔里吉为汗,据有漠北西部和吉利吉思等地,次年,攻掠和林及其以东地区。忽必烈急遣伯颜统蒙、汉诸军北征,平定了昔里吉之乱。二十一年,那木罕还朝,改封北安王,仍镇漠北,并遣军防守按台山,屯田和林、称海(今蒙古科布多东)以给军食,防范海都东侵。二十四年,乃颜联络漠北的东道诸王同叛,元军集中到东部镇压叛王。二十五年,海都乘虚越过按台山,占称海;次年,在杭海岭(今蒙古杭爱山)击溃元军,兵逼和林。和林宣慰使怯伯叛降海都。七月,忽必烈率大军亲征,收复和林,以伯颜为知枢密院事,留镇和林。伯颜与钦察族将领土土哈等进击海都军,将他们逐出按台山。二十九年,因那木罕死,忽必烈封皇孙甘麻剌为晋王,命他统领成吉思汗四斡耳朵和漠北所有蒙古军民,驻守于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大斡耳朵。次年,又命皇孙铁穆耳统军镇守按台山;遣土土哈出兵收复了吉利吉思诸部地。三十一年,忽必烈死,铁穆耳还都即位,是为元成宗铁穆耳,以皇叔宁远王阔阔出代统守边军。大德二年(1298),阔阔出军为笃哇所破,成宗遣皇侄海山出镇按台山。五年,海都﹑笃哇联兵东侵漠北,海山、甘麻剌各统所部军拒战,海都受伤而死。其后笃哇和海都子察八儿力竭请和。十年,海山率军越过按台山,攻入窝阔台汗国,察八儿败逃,分地在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的窝阔台后王秃满归降,其地并入元朝,至此漠北始安宁。

海都败亡后,他统治下的人民大批迁入漠北,达百余万口,漠北人口激增,需要建立相应的行政机构来治理。另一方面,漠北地区诸王星罗棋布,也需要拥有更大权力的朝廷重臣控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再发生叛乱。大德十一年,海山以手握重兵镇守漠北的有力地位取得帝位,是为元武宗。他深知控制漠北的重要性,即设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太师月赤察儿为行省右丞相,太傅哈剌哈孙为行省左丞相,漠北诸王及各万户﹑千户皆受其节制。同时,置和林路总管府,并分设称海宣慰司以管辖行省西境。皇庆元年(1312),改名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改名和宁,仍为行省治所。行省辖境,东至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接辽阳行省;西至也儿的石河,接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南隔大漠与中书省和甘肃行省辖境接界;北至北海(今西伯利亚北部)、北冰洋之地,凡服属元朝的各森林部落均归统辖。

管辖机构

行省境内各行政区和管辖机构,包括以下几类:和林路﹑称海宣慰司和谦谦州地区诸城郭﹑戍军﹑屯田﹑仓库﹑工局等,皆由朝廷命官管治。诸王"爱马"(ayimaq﹐元译"部",指蒙古诸王﹑贵族的领民和领地)──拖雷系诸王所部分布在按台山以东至怯绿连河上游,其东为成吉思汗弟搠只哈撒儿(后裔为长者封齐王,分地在今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合赤温(后裔为长者封济南王,分地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及其以北)、别里古台(后裔为长者封广宁王,分地在今鄂嫩河和克鲁伦河中游一带)三家所部之地,按台山以西至也儿的石河仍属窝阔台后王秃满(封阳翟王)。贵戚﹑功臣的"爱马"──按照成吉思汗的分封,逊都思部千户锁儿罕失剌世袭领有薛良格河(今蒙古、苏联色楞格河)原蔑里乞部地;八邻部万户豁儿赤世袭领有也儿的石河中游以东的森林地带;斡亦剌部驸马(封延安王)世袭管领本部四千户,仍居故土(今色楞格河上游以北至华克穆河一带)。其他直属朝廷的部落,如大泽(今贝加尔湖)东西的八剌忽(Barqu)、火里(Qori)、秃麻(Tumad)、不里牙惕(Buriyad)等部。火里﹑秃麻盛产良马﹐元朝 *** 在那里设定一道牧场﹐饲养系官马匹,归太仆寺管辖。诸王﹑贵族各置王傅府或断事官,管理本部百姓的政刑财赋。蒙古民户按千户﹑百户﹑十户(也称牌甲)的十进制组织,在指定的牧地范围内游牧居住,由各级那颜(noyan,官人)管辖,上下级有严格的领属关系。千户、百户、十户是岭北行省境内基本的地方行政单位,因而不置州县。至大四年(1311),罢诸王所置断事官,蒙古人犯盗诈者由本管千户鞫问,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自立行省后,漠北诸王的势力渐被削弱。

元代后期,改和林行省为岭北行省。治和林。辖境包括今俄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国、中国内蒙古、黑龙江各一部。

经济文化

岭北行省的经济以游牧畜牧业为主,农业也有很大发展。和林﹑称海﹑五条河﹑怯绿连河﹑益兰州以至吉利吉思等地区,都开辟了屯田。至大元年(1303),和林屯田收粟九万余石;同时期,称海屯田年收获达二十余万石。英宗时(1320~1323),立称海屯田万户府,有户四千六百多,垦田六千四百多顷。从事屯田的主要是汉军以及从汉地和西域迁来的农民﹑工匠。哈剌哈孙任行省丞相时,曾命汉军教诸部落耕作;作为一种救荒措施,行省还多次发给蒙古贫民农具田种,令其耕种自给,可见已有不少蒙古人过著半牧半农的生活。但因地寒,农业的发展毕竟有限。戍军﹑居民所需粮谷主要还是依赖中原汉地供应,一部分由 *** 拨给,一部分靠商人贩运。大元王朝岭北境内先后兴建了许多城市,除和林及称海城﹑益兰州城﹑昔宝赤城等外,搠只合撒儿、别里古台﹑斡亦剌等部贵族都在自己的辖境内建城居住。此外﹐被迁来岭北各地的中原和西域工匠﹐还建立了不少定居村落。由于各族大批能工巧匠的迁入﹐岭北行省的手工业发展也达到历史上的空前规模。工匠有的隶属于 *** 的工局﹐有的隶属于诸王投下。

和林﹑称海等城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也是文化生活的中心,建有各种宗教的寺院和儒﹑医学校。 元朝 *** 还为诸王所部配备了儒学教授,对促进蒙汉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历史地位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把统治中心迁至哈剌和林(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额尔德尼召北)。1235年,窝阔台汗建造以万安宫为中心的和林城。忽必烈在漠南开平城即位后,与其弟阿里布哥经过4年之久的汗位争夺战后,阿里布哥败降,漠北地区尽为忽必烈所有。忽必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基础在漠南汉地,因此不再以和林为都城,而定都于燕京(今北京)。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和林为中心的蒙古族聚居区则成为中央 *** 统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初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1307年),武宗建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年),仁宗将其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改名和宁,仍为行省治所。

辖境

岭北行省的辖境东越哈喇温山(今大兴安岭),至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与辽阳行省相接界;南临大戈壁;西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部从斡难河(今鄂嫩河)、克鲁伦河中游以东,为成吉思汗诸弟合撒儿、合赤温、铁木歌、别勒古台东道诸王的封地;西北至鄂毕河上游直至额尔齐斯河的巴阿邻部领主管辖地,居住着帖良古、客失迪迷等"林木中百姓",其南为窝阔台后王的阳翟王封地;驻在唐麓岭北益兰州的五部断事官管辖著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流域的奇尔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州、乌斯诸部;北至北海(今西伯利亚北部之地),凡附属元朝的各森林部落均归其统辖;东北则包括贝加尔湖周围的豁里图麻惕、布里牙惕、巴尔虎诸部以及石勒喀河至额尔古纳河一带。色楞格河流域为逊都思千户驻地。八河流域为斡亦剌部驻地。克鲁伦河上游为成吉思汗大斡尔朵(行宫)所在地。

亲王出镇

岭北地区是元朝"祖宗根本之地",是原蒙古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行政中心区域,诸王所部星罗棋布,各拥有自己的属民和军队。忽必烈定都中都后,它虽然降为元朝的一个边区,但有元一代(尤其是在元朝的前期),它在政治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忽必烈即位以后,"忽里勒台"(蒙古帝国上层贵族大会)选汗制度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但蒙古诸王对皇位仍在窥视。阿里布哥在汗位的争夺中失败。1276年爆发昔里吉之乱。据有阿尔泰山以西广阔地区的窝阔台兀鲁思的海都,虎视眈眈,始终把夺取岭北地区和故都和林作为实现恢复其先人大汗之位的主要目标。凡此诸种原因,促使忽必烈十分重视巩固其对岭北地区的统治,把它视为大都的藩屏。

1260年,忽必烈封子那木罕为北平王。出镇北方,统领诸王的军队。1264年,忽必烈特派燕王真金到称海巡边抚军。1265年,忽必烈命那木罕率领岭北诸王的军队进驻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永定镇西北),加强对海都的进攻(《元史》卷134《昔班传》)。1270年冬,从军诸王昔里吉、脱脱木儿、明里铁木儿等反叛,忽必烈急遣伯颜丞相统领蒙古、汉军北征,打退了叛王的进攻,随即以侍卫诸军戍守和林、称海等地,屯田实边(元明善《元文类》卷24;《丞相淮安忠武王碑》)。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那木罕改封北安王,仍命出镇岭北;二十四年(1287年),置王傅,"凡军需及本位诸事并以王傅领之"。在此前后,忽必烈又派真金长子甘麻剌到北边镇防。

二十六年(1289年),海都乘战败甘麻剌之机,占据和林,忽必烈统兵亲征,收复和林,命伯颜以知枢密院事之职镇守和林。

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改封甘麻剌为晋王,复命出镇岭北,统领成吉思汗四大斡尔朵及北方诸军和蒙古本土。全部蒙古本土及其以北地域内的诸王、贵戚、勋臣所部军民,均受晋王节制。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遣其孙铁穆耳抚军北边,以真金皇太子宝授之,使具有统率诸王、诸军的权力,为诸军最高统帅,以便统一指挥。元朝除岭北诸王之军队,还有安西王阿难答所部军、诸卫亲军和汪古部等军,与诸王阿只吉、出伯所部防守西边的军队连为一线。同年,忽必烈病逝,铁穆耳回朝即位,是为成宗,以其叔宁远王阔阔出代总边军。

大德三年(1299年)。元成宗遣皇侄怀宁王海山赴北边统军,亦授真金皇太子之宝,"诸亲王、诸军,莫不听命"。

大德六年(1302年),海山乘窝阔台汗国衰微之机,进兵阿尔泰山西,封地在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的窝阔台后王图满归降,其地并入元朝,至此漠北得以安宁。大德十一年(1307年),海山即位,是为元武宗。诏命设立和林行省以总领岭北地区的军政事务,而不再另派亲王到北方统兵。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命诸王彻彻图总兵北边,达11年之久。泰定四年(1327年),泰定帝命第四子允丹藏卜出镇岭北。致和元年(1328年),泰定帝之太子阿剌吉八的上都集团被拥戴文宗的军队杀害,从此晋王甘麻剌这一家失去了统领岭北蒙古军民的地位。

建置

忽必烈即位以前,岭北地区的军民行政由大蒙古国的中央 *** 直接管理。《元史·地理志》载: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建都哈剌和林,"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焉。世祖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这一年,成吉思汗正在西域攻打花剌子模,没有随从征伐的皇后、诸妃等家眷均留居本土,1221年,丘处机前往西域途中,亲眼见到了他们所居的斡尔朵(亦即"奥鲁"),车帐千百,"车舆亭帐,望之俨然,古之大单于未有若是之盛也"(《长春真人西游记》)。《元史》所谓"太祖建都和林"的说法当由此而来。其地在今鄂尔浑河上游之西、杭爱山北麓,当时这一带地方泛称哈剌和林(突厥语"黑圆石")。实际上当时还未建城郭,只是成吉思汗的大斡尔朵之一。后来窝阔台汗所建的和林城也不在太祖斡尔朵原地。

至元九年(1272年),和林转运司设立。大约在至元十九年,改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理 *** 所属军民和城郭、工局、仓库、屯田、驿站等事务。

岭北地区西北部的吉尔吉思、谦谦州(今叶尼塞河上游以南)等处是托雷长妻唆鲁禾帖尼的封地。唆鲁禾帖尼死后,其封地由幼子阿里布哥一家继承。至元七年(1270年),忽必烈派汉人刘好礼担任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往治其地,将该地区纳入朝廷直接管辖下,以限制阿里布哥家族的势力。五部指益兰州(突厥语,意为蛇,地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乌鲁克木河南)、吉尔吉思、谦谦州、乌斯(今叶尼塞河上游乌斯河地区)和撼合纳。此外,昂可剌部(今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合流点以北地区)附属于吉尔吉思,亦在五部断事官辖境之内。刘好礼设治于益州(治所在今图瓦自治州境内,乌鲁克木河支流帖列克特河旁,当地称登帖列克。前苏联考古学家曾在此作过考古发掘工作),建城郭、置官署。五部断事官下设经历、知事等官员。后诸王脱脱木儿等反叛,据谦谦州、吉尔吉思之地,至元十七年(1280年),刘好礼被迫逃回朝中。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改封甘麻剌为晋王,命出镇岭北,统领成吉思汗四大斡尔朵及北方诸军和蒙古本土。晋王驻守克鲁伦河上游成吉思汗大斡尔朵之地,置内史府,秩从二品,设内史、中尉、司马、断事官等官属,并在大都置分司;原北安王王府并转属晋王(《元史》卷17《世祖纪》)。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军越唐麓岭(今唐努山脉),渡谦河,收复吉尔吉思等五部之地,屯兵戍守。元朝 *** 曾将吉尔吉思、乌思、撼合纳等部人民迁于辽阳行省、大都附近和山东等地,但不可能将他们全部迁离故土,据《元史·地理志》载,谦谦州有"居民数千家,悉蒙古、回纥人。有工局数局,盖国初所徙汉人也"。谦谦州有兵器局,是元朝武备寺下属机构,秩从五品,按规定其所辖工匠应有1千户以上。至元三十年收复吉尔吉思等五部之地后,亦复设了行政管理机构。

不在五部之列的有斡亦剌部(活动地区是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尔河北)。斡亦剌作为蒙古大汗的世戚,是独立的领地。忽必烈即汗位后,为了拉拢这一贵族集团,选用忽都合的后人供职元朝。元朝又以公主嫁斡亦剌首领耶布甘,分别封为延安公主和延安王,在元朝北疆担负起"藩翰屏垣之寄"的重任。

元成宗末年,岭北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窝阔台汗国并入察合台汗国后,元朝势力扩展到按台山以西;原窝阔台后王所领众中,有的被元军俘虏,有的归附朝廷,大批地迁入岭北,达百万口(刘敏中《丞相顺德忠献王碑》)。这就需要设定更高一级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大德十一年(1307年),武宗即位后,即罢和林宣慰司,置和林等处行中书省,治和林。同时置和林路总管府,管理和林城及其周围地区;置称海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分治岭北地区西部。太师月赤察尔,被任命为和林行省右丞相,封淇阳王,有诏命宗藩、将领皆听其指挥;以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出任行省左丞相。在岭北地区设立行省,总军领民,授与行省丞相以节制诸王的大权。这是对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大发展。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和林行省为岭北行省,和林路改名和宁路。

岭北行省统有蒙古本土及其以北地域。其辖境大体是:东至哈剌温山(今大兴安岭),接辽阳行省;西至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接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南隔大漠与中书省和甘肃行省辖境接界;北至北海(今西伯利亚 北部) 之地,凡附属元朝的各森林部落均归其统辖。辖境大体上和晋王所统之地相同。

按照 元朝 分封制度 ,岭北是晋王分藩之地,如同安西王分藩于秦蜀,西平王分藩于吐蕃的情况一样。按照行政建制,岭北行省作为元朝中央 *** 分治北边的地方最高机构,统辖这一方面所有地区,因此省丞相常以勋旧重臣担任(朱思本《贞一斋诗文稿》卷1《和宁释》)。自设立行省后,晋王的权力相对削弱了,王府直接管辖的范围实际上只限于本位下。行省官员对诸王的无理索要和干预予以拒绝;行省不能决定的事务,则报告中书省议决。

各行政区

和林路、称海宣慰司和谦谦州地区

诸城郭、戍军、屯田、仓库、工局等,皆由朝廷命官管理。路之下不置州县。原因是当时岭北蒙古人民仍是按千户、百户的组织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元朝 *** 又先后在和林地区多处屯田,并建立了和林、孔古烈、扎浑、昔宝赤等大仓库。这些都直属于 *** ,隶于和宁路总管府,由朝廷派官管理。还设定了掌管地方治安工作的和林兵马司(张思明《和林兵马刘公去思碑》)。

称海宣慰司治所在称海城。称海又译镇海(Cingqai),本是13世纪蒙古国大臣的名字。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命他留守后方,总领所俘汉民万人,辟地屯田,筑城阿布罕山北,此城因而得名镇海城(蒙古语作镇海八剌哈孙,今蒙古科布多之东)。由于其地近阿尔泰山,处在东西通路的要冲位置,后来成为元朝防守阿尔泰山沿边一线的军事重镇(真金、铁穆耳、海山都曾在此巡抚或长期镇守)。至治三年(1323年),曾置宣慰司,改置称海屯田总管府,其后又恢复了宣慰司的建置。

诸王"爱马"

(指蒙古诸王、贵族的领民和领地) ,诸王公地是岭北行省境内的一类特殊政区。每个王领有分属于他的一部分民事和牧地,称为"爱马",元代汉译为部,或称位下(也作投下)。

按照传统的分配财产习惯,成吉思汗将一部分蒙古民户分封给其弟、子,各得一份儿(忽必)。后来又划分了诸弟和诸子的封地。弟搠只哈撒儿封地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阔连海子(今内蒙古呼伦湖)地区,后裔为长者封齐王;合赤温封地在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乌拉根果勒)南北,后裔为长者封济南王;铁木哥斡赤斤封地在哈勒哈河以东;别里古台封地在克鲁伦河(今鄂嫩河和克鲁伦河)中游,后裔为长者封广宁王。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封地在阿尔泰山以西,总称西道诸王。

托雷系诸王所部分布在阿尔泰山以东至克鲁伦河上游。托雷诸子袭领蒙古本土和绝大多数蒙古千户。其中阿里布哥诸子的分地在阿尔泰山至吉尔吉思等处;蒙哥之子玉龙答失的分地在札布罕河;忽必烈之孙晋王甘麻剌的分地在克鲁伦河上游祖先故地。窝阔台后王图满分地照旧是阿尔泰山以西至额尔齐斯河,封阳翟王。其余诸王的分地所在多不明。

东道诸王分地除斡赤斤和术赤、察合台领地外,其他诸子、弟领地都应包括在岭北行省境内。

贵戚、功臣的"爱马"

按照成吉思汗的分封,逊都思部千户锁尔罕史拉世袭领有色楞格河原篾里奇部;八邻部万户豁儿赤世袭领有也儿的石河中游以东的森林地带;活动地域在吉尔吉思、谦谦州以西,额尔齐斯河以东的脱额列思部,元时仍属八邻部万户管辖;活动地域在额尔齐斯河以东的田列克部,亦受八邻部的豁儿赤管辖;斡亦剌部驸马(封延安王)世袭管领本部4千户,仍居故土(今色楞格河上游以北至华克穆河一带)。

其他直属朝廷的部落

如岭北行省北境的"大泽"(今贝加尔湖)东西的八剌忽、豁里、图麻、布里牙惕等部。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将这个地区称为"巴儿忽地面",并谓其境广袤达40日程,该地区的部落隶属于大汗 *** 。其属火里、图麻两地盛产良马,元朝在这里设定火里图麻麻牧场,属太仆寺所领全国十四道国家牧场之一(《元史》卷100《兵志·马政》)。

诸王分民和封地均由受封宗王世代承袭,管辖分民的千户那颜即成为所属宗王的家臣。诸王视其地位高低、属民多寡,各置王傅府或断事官、府慰、司马等官,管理本部百姓的政刑财赋。管理所领军民,并可以成立自己的切薛(近卫军),形成许多不同层次、大小不等的藩领,然而,他们均统属于大汗(皇帝),王位的承袭、官属的设定,都必须得到皇帝的诏准。

岭北行省境内的基层地方行政单位,是由千户、百户、十户(也称牌甲)十进制所组成,他们在指定的牧地范围内游牧居住,属各级那颜(官人)管辖,上下级之间有着严格的领属关系。由于按十进制的组织编户,因而不置州县。至大四年(1311年)罢诸王所置断事官,蒙古人犯盗诈者由本管千户鞫问。设立行省制,使得漠北诸王的势力大为减弱。

斡尔朵的管理机构

斡尔朵是突厥语和蒙古语的音译,意为宫帐、后宫、宫室。辽、元时除指宫帐外,又指皇室成员占有和继承财产、私属人口的一种组织形式。蒙、元(汗)皇帝和皇后的斡尔朵各有资产、私属人户,死后由亲族继承,领取岁赐,并有五户丝、江南户钞等收入。成吉思汗有四大斡尔朵,后由幼子托雷的家族继承。元朝建立后,在成吉思汗四大斡尔朵先后设定了四所总管府和一所都总管府,下辖提举司、长官司和各种造作匠局等20来个机构,私属工匠、打捕户遍布大都、上都、保定、东平、彰德、泰安、河间等地。元朝 *** 历次封宗王甘麻剌和他的子孙为晋王,镇守漠北,统领成吉思汗四大斡尔朵,称为"守宫"。至元二十九年,北安王那木罕死,忽必烈改封甘麻剌为晋王,复命出镇岭北,统领成吉思汗四大斡尔朵,他驻守克鲁伦河上游成吉思汗大斡尔朵之地,原北安王王府并转属晋王。

测验所

元朝杰出科学家郭守敬制定《授时历》时,为使历法更准确,向元世祖建议,利用元朝广大的疆土,进行远方侧影并得到批准,于是14名鉴侯官分道四处侧影,当时全国共设27处测验所。岭北行省设和林",铁勒和北海三所,测验结果是最北的北海站,是"北极出地65度,夏至晷景长6尺6寸8分昼82刻夜8刻,据此推算,北海测验所在北纬64度5分处,即岭北行省所辖昂可剌部地区。 元人耶律铸的《双溪醉隐集》内丁零诗注中说"诏瑞等入 北海,往返数年,得日不落山。盛如梓的《庶斋老学丛谈》说到保定刘敬之,即 ( 刘好礼)任断事官时,到昂可剌部发现有"日不落山"仲夏"日不落"现象。和瑞,刘好礼等人发现的"日不落之山,在北极圈内,即今叶尼塞河下游普托腊纳山脉,由此可证明岭北行省北界以达 叶尼塞河河口北极西伯利亚北冰洋地区。唐代中国已经管辖到贝加尔湖对"煮羊膊热日又出也"的地区有了明晰的纪录,对北冰洋也有过记载,元代辖境到北冰洋是长期来往或局部管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关于“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南墨的头像
    南墨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南墨”

  • 南墨
    南墨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 南墨
    用户080703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笛福作品中鲁宾逊和摩尔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