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鹿藿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鹿藿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 2.1 拼音名 2.2 鹿藿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鹿藿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鹿藿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鹿藿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味 3.9 归经 3.10 功能主治 3.11 鹿藿的用法用量 3.12 附方 3.13 各家论述 3.1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鹿藿 1 拼音
lù huò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藿 2.1 拼音名Lù Huò
2.2 鹿藿的别名老鼠眼、饿蚂蝗[湖南]、痰切豆
2.3 来源豆科鹿藿属植物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根及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2.4 性味
苦、辛,平。
2.5 功能主治消积散结,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用于小儿疳积,牙痛,神经性头痛,颈淋巴结结核,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外用治痈疖肿毒,蛇咬伤。
2.6 鹿藿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或鲜根捣烂敷患处。
2.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鹿藿 3.1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唐本草》:鹿藿,所在有之,苗似豌豆,有蔓而长大,人取以为菜,亦微有豆气,故为鹿豆也。
2.《纲目》:鹿豆即野绿豆,多生麦地田野中,苗叶似绿豆而小,引蔓生,生熟皆可食。三月开淡粉紫花,结小荚,其子大如椒子,黑色,可煮食,或磨面作饼蒸食。
3.2 拼音名Lù Huò
3.3 英文名Herb of Twining Rhynchosia
3.4 鹿藿的别名蔨、鹿豆、豆豆、野绿豆、野黄豆、老鼠眼、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乌眼睛豆、大叶野绿豆、鬼豆根、藤黄豆、乌睛珠、光眼铃铃藤、山黑豆、鬼眼睛、一条根。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鲜用或晒干,贮干燥处。
3.6 原形态鹿藿 多年生缠绕草本。各部密被淡**柔毛。茎蔓长。3出复叶,顶生小叶近于圆形,长2.56cm,宽2.55.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侧生小叶斜阔卵形,或斜阔椭圆形,长26cm,宽1.5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叶片纸质,上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被长柔毛和橘**透明腺点;托叶线状披针形,不脱落。
总状花序腋生,花10余朵;长约7mm;花萼钟状,5裂;花冠**,龙骨瓣有长喙;雄蕊10,二体,花药1室;子房上位,胚珠2,花柱长,基部弯曲,被毛,柱头头状。荚果短,长圆形,红紫色,长约1.5cm,阔约9mm;种子12粒,黑色,有光泽。花期59月,果期710月。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坡杂草中或附攀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3.8 性味味苦;酸;性平
3.9 归经胃;脾;肝经
3.10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腰脊疼痛;瘀血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烫火伤
3.11 鹿藿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捣敷。
3.12 附方①治惯发性头痛:鲜鹿藿七钱,水煎服。②治妇女产褥热:鹿藿茎叶三至五钱,水煎服。③治疾病:鹿藿五钱,豆腐适量,加水同煮服。④治流注,痈肿:鲜鹿藿叶适量。捣烂,酌加烧酒捣匀。外敷。(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3.13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鹿藿,解毒凉血之药也。故主肠痈瘰疬疡气。女人以血为主,血虚有热,则腰腹痛不乐,得苦凉之气,则热退而血得所养,故主女人腰腹痛不乐也。
2.《本经》:主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疬,疡气。
3. 江西《草药手册》:祛痰,解毒,杀虫,祛风湿,和血气。治肠痈,瘰疬,头痛,眼痛,腹痛。
3.14 摘录《中华本草》
古籍中的鹿藿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鹿藿陶隐居云∶方药不复用。人亦罕识,葛根之苗,又一名鹿藿。唐本注云∶此草所在有之,苗∶山人谓之鹿豆,亦堪...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草部一名卑相。龙沙。卑盐。葛根一名葛。花一名鸡齐根。鹿藿。黄斤。栝蒌实名黄瓜。果。药皮。泽姑。天瓜。果裸...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鹿藿。王磐《野菜谱》作野绿豆。《尔雅》云∶(音卷),鹿藿也。其实(音纽)。即此。集解《别录》曰∶鹿藿...
《神农本草经》:[卷三下经]鹿藿。生山谷。《名医》曰∶生汶山。案∶《说文》云∶,鹿藿也,读若剽。《广雅》云∶,鹿藿也。《尔雅》云∶,...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葛缠绕草质藤本。全株各部多少被灰色至淡**柔毛;茎略具棱。叶为羽状或有时近指状3小叶;托叶小,披针形,长3-5毫米,被短柔毛;叶柄长2-5.5厘米;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3-8厘米,宽3-5.5厘米,先端钝,或为急尖,常有小凸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两面均被灰色或淡**柔毛,下面尤密,并被黄褐色腺点;基出脉3;小叶柄长2-4毫米,侧生小叶较小,常偏斜。总状花序长1.5-4厘米,1-3个腋生;花长约1厘米,排列稍密集;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钟状,长约5毫米,裂片披针形,外面被短柔毛及腺点;花冠**,旗瓣近圆形,有宽而内弯的耳,冀瓣倒卵状长圆形,基部一侧具长耳,龙骨瓣具喙;雄蕊二体;子房被毛及密集的小腺点,胚珠2颗。荚果长圆形,红紫色,长1-1.5厘米,宽约8毫米,极扁平,在种子间略收缩,稍被毛或近无毛,先端有小喙;种子通常2颗,椭圆形或近肾形,黑色,光亮。花期5-8月,果期9-12月。
关于“鹿藿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易秋”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鹿藿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鹿藿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录 1 拼音 2...
文章不错《鹿藿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