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背景

网上有关“焚书坑儒的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焚书坑儒的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秦始皇平定六国后尽改旧制:废除集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相国职位,设立分掌官员太尉、承相、御史,直接对皇帝负责;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由朝庭直接派放官吏治理等一系列新政。实行新政以后,仍有许多儒生怀念三皇五帝,周文、武时代,屡有以应效仿古制,分封子弟等劝说秦始皇者,秦始皇对此十分反感。战国时期本就重武轻文,恰在此时,术士卢生、侯生等惧怕秦始皇翻脸无情而相约逃遁;朝中儒生淳于越等又再次提恢复古制的建议,终于使秦始皇动了杀机。承相李斯又乘机上奏章申请焚书,于是一场惨烈的焚书坑儒运动得以实施。

李斯是新政的设计者与坚决的执行者,面对众多儒生的非议,他力排众议,定要将新政推行到底。他在奏章中说道:丞相李斯昧死上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刺面成文为黥,即古墨刑,城旦系发边筑城,每旦必与劳役,为秦制四岁刑。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庞言息而人心一,天下久安,永誉无极。谨昧死以闻。

这篇奏章正好符合秦始皇心意,于是由始皇亲加手笔,批出了一个“可”字。李斯当即奉了制命,号令四方,先将咸阳附近的书籍,一体搜索,视有诗书百家语,尽行烧毁,依次行及各郡县,如法办理。一面将书籍陆续献出,一面把书籍陆续烧完,只有曲阜县内孔子家庙,由孔氏后裔藏书数十部,暗置复壁里面,才得保存。

术士卢生狡猾多智,曾多次晋见秦始皇,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屡受封赏。但他自知自己说的都是鬼话,免不得暗地心虚,于是与卢生乘机逃走。秦始皇闻知大怒,更把火气撒在儒生身上,颁下诏旨,命令御史拿问众儒生。御史等禀承秦始皇意旨,严刑审讯,屈打成招,一律定为死罪,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尽驱入深谷中,上面抛掷土石,霎时间将谷填满,一班读书士子,冤魂相接,统入枉死城中去了。

关于“焚书坑儒的背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婉仪容的头像
    婉仪容 2025年10月02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婉仪容”

  • 婉仪容
    婉仪容 2025年10月0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焚书坑儒的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焚书坑儒的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秦始皇平定六国后尽改旧...

  • 婉仪容
    用户100210 2025年10月02日

    文章不错《焚书坑儒的背景》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