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天后宫是天津市现存的著名道教宫观,主要是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后。
天后娘娘最初是人,她姓林名默,是福建莆田县一渔家女子,生于北宋建国的建隆元年(960年),卒于雍熙四年(987年),只活了27岁。
据1936年徐肇琼《天津皇会考》引《天后本传》及《天后传》说,林默生而神异,幼而聪颖,擅游泳,能乘席渡海,勇敢侠义,能为人治病,救助海上遇险船只,被众人尊称为“通元灵女”、“龙女”、“神女”。
她死后还屡次显灵,海舟危难,有祷必应,洋中风雨晦瞑,夜黑如墨,每于樯端见神灯示祜,因而成为人们敬仰膜拜的护航女神。
地方官多次褒奏,朝廷多次晋封,宋代封之为顺济夫人,元代封为天妃,清代封为天后,并且很早就在天津及东南沿海各地修庙供奉。
扩展资料: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最初创建于元朝(1206-1368年)时期的1326年,后来的朝代又多次重修。从东向西,主要建筑包括戏楼、幡杆、山门、牌坊、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
天后宫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历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员娱乐聚会的场所,除了举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仪式外,还经常有各种中国特色的酬神演出,据说在每年农历3月23日为天后妈祖的诞辰,这里经常举办民间花会,吸引了很多游人。?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到天后宫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他们拿着香烛、供品走入山门先拜前殿的“护法神:王灵官”像和“四大金刚”神像,然后穿过前殿,就望见正殿,人们先在正殿前半人高的铁铸香炉里焚香,随即向正殿里天后圣母方向三叩头,再起身步入正殿。
?百度百科-天津天后宫
坊高10.6米,宽6.3米,重檐歇山顶,门楼形状。两侧雄狮蹲踞,石鼓对峙;顶盖斗拱飞椽,十二金鲤咬脊,葫芦攒尖;左右青石铺地平台,围夔龙、规矩龙栏杆;中间十七级石阶紧接沿河大道。面临滔滔舞水,门坊显得格外雄伟。
坊上浮雕,凡95幅。大幅2.62平方米,小幅0.09平方米。鱼龙凤狮,花草木竹,神鬼人仙,形象生动逼真,画面清晰如故。或一幅为一的典,或数幅为一据。华拱鱼樵唱和与耕读为本相对,侧柱八幅为八仙飘海、丹凤朝阳、二龙争珠、狮子滚绣球、八王巡天、魁星点斗、连升三级……大雕细刻,镂空镌深,堪称鬼斧神工。五龙拱圣中天后宫三个大字,用笔浑厚圆润;武汉三镇、洛阳桥,施刀细腻入微。参观石雕艺术的专家,无不称扬此坊工艺之绝无仅有。
1979年,天后宫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石坊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参观者,春夏秋冬,络绎不绝。 浙江嵊泗县天后宫 坐落在金平乡金鸡岙,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1949年《奋进中的嵊泗列岛》载:金鸡澳内天后宫庙,殿宇极大,全山共建,现尚存前殿,是本县仅存的古建筑。前殿分正堂、左右两偏殿。殿宇整肃,装饰古朴,正门洞壁上方,左右各镌有一幅宗教题材的浮雕。门外左右墙上,各镌刻一幅金鸡奋飞图案,有一定艺术性。(《嵊泗县志》编一建置P17、《嵊泗地名志》卷四风景名胜P208)
芷江天后宫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也最为人称道的是门坊的青石浮雕。坊高10.6米,宽6.3米,呈重檐歇山顶门楼形状。两侧雄狮蹲踞,石鼓对峙:顶盖斗拱飞檐,十二金鲤咬脊,葫芦攒尖,左右青石铺地平台,围以塑有双龙、大象、金瓜饰物的石质栏杆。17级青石台阶紧接沿河石街,其下舞水碧波荡漾,使门坊显得更加雄伟、奇峻。
坊上浮雕,共有95幅,大小不一,互相错呈。最大的2米见方有余,最小仅0.09平方米。或龙凤狮鱼,或竹木花草,或人仙神鬼,无不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华拱“鱼樵唱和”与“耕读为本”交相辉映,另有“八仙过海”、“丹凤朝阳”、“二龙争珠”、“狮子滚绣球”、“八王巡天”、“魁星点斗”、“连升三级”以及不知名者多幅。门坊上方正中“天后宫”三字,用笔浑厚圆润,虽施斧凿亦曲尽书法之妙。
“洛阳桥”和“武汉三镇”二幅浮雕,被喻为门坊这块“翡翠上的蓝宝石”,浮雕采用镂空与平雕相融的工艺,构思奇巧而精致。只见“洛阳桥”下波涛连天,一箬篷小舟正拍浪穿行其间,船头行至浪头之上,乘船之人或贴紧箬篷,或鼓劲搬艄,情势危急却并无惧色,桥上有数十人,见此情景,或焦急欲呼之状,或啧啧称赞首肯,神态各异。桥头城池,旗杆耸立,旗上书着“泉州府”,一边桥头礁石垒垒,石上刻有“洛阳楼”三字。整幅浮雕,将现实与传说融为一体,引人遐思,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另一幅仅有0.216平方米的浮雕,将繁华的汉阳、汉口、武昌三镇尽收其中。长江、汉水汹涌澎湃,江中102艘大小船只舟来楫往,尽现百业兴旺之景象。舟子有闲谈、有对弈、有摇橹、有饮酒、有对歌,形态万千,栩栩如生。三镇沿江的旗斗上,刻有各镇的衙门名号,笔画虽细若蝇脚,字字却清晰可辨。三镇城楼房屋,鳞次栉比,无不清清朗朗。方寸之地尽显宏大场面,细微之处不失毫厘之差,其雕工堪称精湛绝伦。
进入天后神殿,妈祖端立殿中,面带慈祥微笑,身披云霞帔,聆听着舞水河不断的涛声,保佑着过往客商的平安。宫内原妈祖神像惜在“文革”中被毁。随着两岸交流日益加深,两岸同胞寻根祭祖纷至沓来,现在这尊面带慈祥的妈祖神像,就是一位台胞寻访天后宫后,协助当地政府于1992年从妈祖的故乡———福建莆田湄洲岛主庙请来的。此外,天后宫的戏台、正殿、观音堂也各具特色。戏台是传统的木制结构,两边立柱上雕刻了各种人物场景,充分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艺术的面貌,戏台边上是两排耳房,其中有观音堂、罗汉殿。观音堂内供奉有各种观音圣像,和妈祖共同为芷江人民祈福求愿。
如今在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福建和浙江沿海地区,至今保留着和新建的“天后宫”数量庞大。
关于“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易秋”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天津天后宫供奉的人物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