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全站仪曲线放样详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全站仪曲线放样详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全站仪放样不存在直线曲线,它是按坐标来得。仪器架一个已知点上,后视另一已知点,建站, 然后反侧后视点复核下,然后输入后视点坐标,先把仪器转到角度差值为 0度0分0秒位置,则所放得点就在这条线上。
然后拿棱镜在前端,仪器测距,仪器上会有+3.643 或-6.432 这样的距离差,表示应该前进3.643m或后退6.432m 。等到距离在正负一公分时,基本可以打桩了,然后在桩上钉钉子,继续放准即可。
扩展资料?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
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百度百科-全站仪
曲面建模的常用概念
“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总结了前人制图经验提出的绘制地图的6条原则。他正确阐明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的关系,是我国最早的地图制图学理论。
“制图六体”对我国西晋以后的地图制作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贾耽、宋代沈括、元代朱思本和明代的罗洪先等古代制图学家的著名地图,都继承了“制图六体”的原则。
裴秀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裴茂,父裴潜,都官至尚书令。裴秀自幼好学,小有才名。年长居官,初袭父爵,做尚书令。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裴秀又先后担任尚书令和司空,在他担任司空后,除在朝廷中负责其他政务外,还负责管理国家的地图和户籍人口。
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裴秀得以接触和使用到大量的地图和地理书籍,使他对古代地理和地图进行了仔细整理和精心研究,并领导地图制作。
裴秀曾经从九州的范围至具体的山脉、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高原,都一一考察落实。同时,他又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探明了历代的地理沿革,连古代的诸侯结盟地与水陆交通也一一摸清。
对于自己暂时确定不了的,就特别注明,决不敷衍了事。最后,按1比900万的比例,制成了著名的《禹贡地域图》18篇,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地图集。
此外,裴秀还编过《方丈图》,把汉代的全国地图按1比180万的比例缩成一幅《方丈图》。此图记载名山都邑,可不下堂而知四方。裴秀的这些地图,是当时最完备、最精详的地图。
由于长期测绘工作的实践,裴秀留下了系统、科学、合理的制图理论,这就是“制图六体”。裴秀绘制的《禹贡地域图》图集后来失传了,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只有他为这套地图集所撰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保存了他的“制图六体”理论。
裴秀在序言中详细论述了制作地图的原则和方法。
一为分率,即比例,用它折算图与实际地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二为准望,即方位,用它确定地物的位置、方向;三为道里,用它确定地物间的距离;四为高下;五为方邪;六为迂直。
后三条法则的使用各因地制宜,都是用来校正由于地形起伏、方向偏差和物体之间迂回弯曲而引起的误差。
前三条法则,阐述了地图的比例、方位和距离,是现代地图绘制不可缺少的数理元素。后三项原则论述如何正确确定表达两点距离的方法。
要考虑由于地面起伏、方向偏斜和将曲线变为直线产生的误差。即将斜距归化为水平距的改正即“高下”;方向偏差的改正即“方邪”和曲线改正即“迂直”,最后才能得到不带或少带误差的飞鸟直达距离。
裴秀认为,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在地图制作中极为重要。地图如果只有图形而没有分率,就无法进行实地和图上距离的比较和量测。
如果按比例尺绘图,不考虑准望,那么在这一处的地图精度还可以,在其他地方就会有偏差。
有了方位而无里程,就不知图上各居民地之间的远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离,而不测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地图同样精度不高,不能应用。
裴秀强调指出,在运用这些原则时应因地制宜,互相参照,综合运用,正确地解决了地图比例尺、方位、距离及其改化问题。这样,虽有高山大海阻隔和难以达到的绝险之地,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输液泵的喇叭曲线
UG曲面建模,一般来讲,首先通过曲线构造方法生成主要或大面积曲面,然后进行曲面的过渡和连接,光顺处理,曲面的编辑等方法完成整体造型。在使用过程经常会遇到以下一些常用概念。
行与列:行定义了曲面的U方向,列是大致垂直于曲面行方向的纵向曲线方向(V方向)。
曲面的阶次:阶次是一个数学概念,是定义曲面的三次多项式方程的最高次数。建议用户尽可能采用三次曲面,阶层过高会使系统计算量过大,产生意外结果,在数据交换时容易使数据丢失。
公差:一些自由形状曲面建立时采用近似方法,需要使用距离公差和角度公差。分别反映近似曲面和理论曲面所允许距离误差和面法向角度允许误差。
截面线:是指控制曲面U方向的方位和尺寸变化的曲线组。可以是多条或者是单条曲线。其不必光顺,而且每条截面线内的曲线数量可以不同,一般不超过150条。
引导线:用于控制曲线的V方向的方位和尺寸。可以是样条曲线、实体边缘和面的边缘,可以是单条曲线,也可以是多条曲线。其最多可选择3条,并且需要G1连续。
从直观上看,输液泵滴壶中的液滴具有快快慢慢的现象,不同的产品这种差别是很大的,它会造成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的波动,不利于提高疗效,对某些药物还具有风险。如何从专业术语来评价这种指标呢?喇叭曲线就是国际标准中的关于输液泵流速波动性的评价指标。
在120分钟内用不同长度时间段来测定输液泵的流速精度,测试时间段越长,测试精度就越高;反之,测试时间段越短,测试出的流速精度就越低。用时间段和流速精度分别作为X轴和Y轴坐标,把不同长度时间段和该时间段测试的流速精度做成曲线,正向误差曲线和负向误差曲线就形成了喇叭状的曲线对了!
喇叭曲线主要用途就是来评价输液泵的流速波动性能的,尤其是在泵送一些代谢半衰期短的药物时更应当根据输液泵的喇叭曲线判断段时段(如2分钟时段)内的最大流速误差,如果该泵短时段流速误差较大,最好换一种产品使用。
关于“全站仪曲线放样详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冷砚凝冰”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全站仪曲线放样详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全站仪曲线放样详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全站仪放样...
文章不错《全站仪曲线放样详解?》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