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李益的个人简介

网上有关“古代诗人李益的个人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诗人李益的个人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益(748-829), 唐代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节度使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天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 。

有谁能介绍一下李益的一生吗?

李益的简介记载他是唐朝皇室成员,是一个著名的人物,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很少有人知道他。

李益的个人资料指出,他是神武军的创始人,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吴王李恪的孙子,张掖郡王李琨的儿子。有志气的年轻人李益,曾担任各州刺史,管理有方;后来被授予帅印,立下赫赫战功。79年,李益在石宝城一战中击败吐蕃,使两国数年无战事,人民安居乐业。他的军旅生涯也让他的祖先受益匪浅。732年,在白山之战中击败Xi和契丹,活捉了敌军首领,将起义军驱逐千里。1973年,李益成为太子姓氏。那年十月初三,李毅病倒了,后来因病去世。他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死后,唐玄宗深感痛惜,尤其是满清的文武百官。

李易剧照

李易十几岁时就有相当大的抱负。他尊敬长辈,与家人关系融洽。因为他养大了弟弟李炎,被誉为友爱的典范。710年,李益成为太子的仆人,在徐州兼职司机,并被封为印青光禄大夫。李益作为长子,本来应该自然继承爵位,但他坚持要让给弟弟李_。唐中宗欣赏他的品质,所以他被封为河王作为榜样。李益后来继承了李涛的称号。通过李益的简介,人们可以知道他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而且是一个节操很高的人。他的事迹值得后人学习。

李益的成就

李易一生身经百战,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外作战上。

唐玄宗雕像

李毅取得了许多成就。72年元月11日,唐玄宗任命李益为河东、河北行军副总指挥,由西北调至东北,领兵攻Xi、契丹。28日任命住建部部长助理裴耀庆为副总经理。三月,李毅率领裴耀庆、赵等兵分多路进攻。张寒军团率先迎战Xi和契丹士兵,Xi和契丹逃跑了。鲁先锋将军吴承志告诉赵:和契丹是不可低估的敌人。前几天我们撤退了,不是因为怕我,而是想诱敌深入我。我们最好的办法是等着瞧。然而,赵仍然固执己见,领兵追赶。之后在白豹与契丹、Xi的军队激战。但敌军埋伏突然出现,唐军大败而逃。

幸而吴率领本部兵马,从西面进攻契丹军队。契丹和Xi的军队抵挡不住,开始撤退。26日,李翊率主力部队赶到,奋起直追,大败Xi、契丹,击毙、俘虏敌军众多。但屠却率残部突围逃走,余部逃往山谷。Xi土司李世索高率五千余人投降,李毅大获全胜。唐玄宗册封李世石索高,并安排随他投降的5000余人回到幽州义县,重新建立县城。李世石被任命为益州刺史。李益的功绩在于同时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李易的评价

李益,唐朝皇室成员,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将军。世人对李易评价很高。

唐玄宗画像

因为李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他经常被别人羡慕。他有很多贡献,朝廷其实并不知道,也无法通过奖励来评价他的贡献。可惜这些都很难考证。74年,李毅出任朔方兵部兼节度使。同年,李益因国家物资短缺建议允许私铸,但因仓部郎中魏伯阳反对而搁置。后来因为这件事的牵连,被贬为衢州刺史。此后历任滑、淮刺史。70年六月,李毅被封为太子司。73年,升为太子太师;同年十月初三,时任太子太师的李毅因病去逝,享年八十多岁。唐玄宗得知消息后后悔了很久,追授他为太尉。

史料中有许多

姓名: 李益

又名: 字君虞

性别: 男

生卒年: 公元前748-公元前829

所属朝代: 唐代

所属文学时期: 隋唐五代文学

所属流派: 中唐边塞诗

同时期作家: 卢纶 韩翃

作家生平

作家生平

李益

李益(748-829),字君虞,祖籍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徙居郑州(今属河南)。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六年中讽谏主文科,授郑县(今陕西华县)尉,迁主簿。建中四年(783),又登拔萃科,为侍御史。官低位卑,抑郁不得志,先后从军朔方、鄜坊、邠宁、幽州等地,任职幕府,度过了二十多年的边塞军旅生活,写下了大量诗篇。元和元年(806),入朝为都官郎中,历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学士,累迁太子右庶子、集贤学士判院事、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身经玄、肃、代、德、顺、宪、穆、敬、文九朝,阅历丰富,诗名卓著。其诗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著称,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其《从军诗序》云:"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或因军中酒酣,或时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于慷慨意气,武毅犷厉。"为诗诸体兼工,尤擅七绝。现存诗一百六十馀首。有《李益集》。

关于“古代诗人李益的个人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卢世玉的头像
    卢世玉 2025年08月17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卢世玉”

  • 卢世玉
    卢世玉 2025年08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代诗人李益的个人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诗人李益的个人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李益(...

  • 卢世玉
    用户081705 2025年08月17日

    文章不错《古代诗人李益的个人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