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一类保护建筑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一类保护建筑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马迭尔宾馆(中央大街89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俄籍犹太人И·А·卡斯普创办的集宾馆、影剧院、咖啡厅、珠宝店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1913年落成。1931年,由П·С·斯维利多夫工程师主持进行了扩建。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马迭尔”的俄文名意为摩登的、时髦的、现代的。
教育书店(中央大街120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日本松浦洋行,1916年动工,1918年落成,设计师是著名的АА米亚科夫斯基。砖混结构,仿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富丽堂皇,以古典柱式控制立面构图,表现形体的光影变化。解放后曾为外文书店,后改为教育书店。
道里秋林商店(中央大街107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犹太人萨姆索诺维奇兄弟商会,落成于1910年前。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建筑造型体现了精致、柔和的风格。1915年转卖秋林公司,成为秋林洋行道里分行。1937年后曾多次易主,解放后为道里秋林商店。
哈尔滨摄影社(中央大街58号)
一类保护建筑,原为犹太人卡茨开办的“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建于1926年。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米尼阿久尔”咖啡茶食店1939年改称“维多利亚”,解放后为哈尔滨摄影社。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
一类保护建筑,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修筑永久性江堤而建造,建于1958年,设计师是巴吉奇。塔高22米,抗洪英雄雕像在20根7米高的科林斯圆柱组成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塔基前的上、下两层水池,分别标志着1957年和193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防洪胜利纪念塔是哈尔滨重要的标志性景观。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大街老店
看到第一张照片不要划走,这座建筑的装饰细节在哈尔滨极其少见,目前是我见到的最独特建筑之一,或许就是你五一假期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在中央大街附属街道红砖街发现的它,被隐藏在一座小区的内部。红专街最初是一条 美食 街道,形成于1903年,最初很多俄国人在这里开办面包工厂,所以被命名为面包街。
从小区进入到建筑,附近没有发现任何的告示牌,说明这座建筑并不在 历史 保护建筑图册之内。为了确定建筑的大概建造年限,我在周边打听了几位70岁左右的老爷爷,他们小时候就曾在这座建筑周边玩耍,并告知我这座建筑在一百年以上的 历史 。
我挑了几处建筑细节,在一楼正门口的位置造型很有特点,是一个花瓶上面插了三个方天画戟,象征着冷静、勇敢,刚毅的意思。一楼每一个窗户上面各有一个花瓶的造型,并且都是花类造型,每一个造型都不相同。在二楼正中间的位置是“安之居”三个字,不过在一百年前到底应该是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呢?在安之居两侧都是中式缠枝花的造型,房檐下的造型应该是中式菱花格造型。这么多中式元素的建筑,我怀疑在它正对面的小区原来应该是这座建筑的进堂,后来被拆除以后做成了小区。
最精彩的地方在门口的位置,地面上的这个造型是一个寿字被五只蝙蝠包围,寓意“五福临门、福从天降”,在一百年前觉绝对一个高端且十分精彩的设计。哪怕把这个造型放到现代装修当中,也不会显得过时。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这种水磨石材质的东西在一百年前是如何加工的呢?在红专街跟中央大街交叉口处的“松浦洋行”也见到过这样的拼接造型,我个人是觉得非常震撼的。
进门以后又发现地面另一个造型,这个缠枝花造型更加惊艳,“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意思。寓意:“象征爱情纠缠一起永不分开”。在缠枝花造型外面还有中式回字纹的造型设计,这个造型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期。“有连绵不断,富贵幸福不断头,子孙万代”的美好寓意。从这几处细节就能明显断定,这座建筑曾经的主人并非一般人。
楼道的设计很狭窄,明显的私人住宅设计手法。仔细看这个铁艺造型很有意思,像是一个葫芦上面加装了如意纹。如意的寓意就十分简单了,葫芦也是寓意“福禄”也有长寿吉祥,子孙兴旺的寓意。这些造型用在现代装饰中肯定就乱套了,我也很好奇这座建筑的主人为什么做了这么多的纹饰造型,我这知识储备都快掏空了。
在建筑二楼每个窗户上面都有一个“寿”字,这个字很好理解了。重点是除了楼梯铁艺的位置,其他所有造型都需要纯手工打造,这座建筑的成本不是一般人家能接受的。在道外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样的造型一般都是出自于门市,极少数民居会有这么复杂的造型。
现在这座建筑还有人居住,每一层的高度在四米左右,并且房子还是私人产权。虽然外观看起来确实不尽如人意,但是它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至少在现存的 历史 建筑中还没有发现第二座。
我在屋子的窗户上发现了天地钩的窗锁,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是古董了。我就说哈尔滨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大多数的人只看到了中央大街却不知道它周边的建筑更有乐趣。可惜的是这些精彩的 历史 建筑背后的故事很难发掘,我们只能从建筑的设计元素去分析,却不知道曾经什么人在使用它。如果是一个外国人住的这样的房子,故事会不会很有趣呢。
最后,附上这座建筑的具体门牌号,不一定要五一假期才来到这个地方,路过了看一看也好。
作者:庄皓文
建于1906年,属新艺术运动建筑。她造型简洁、舒展、自由流畅。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顶造型,显现出亲切宜人的魅力,体现了西方建筑的精华。建筑长度占据了西七至西八道街之间的一个街区。
教育书店:建于1909年,原为松浦洋行,是哈尔滨市最大的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标致型建筑。其外观华丽,造型生动,装饰复杂,轮廓丰富。深红色的阁楼、孟沙式的屋顶和形体多变的半圆穹窿创造了优美的天际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协会议的筹备会在这里召开。
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央大街中部的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马迭尔宾馆召开。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章伯钧等人下榻马迭尔宾馆,参与了政协筹备会议。现马迭尔宾馆已成为全国政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央大街的路面最具特色的就是整条街均由面包型的方石铺成。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为“中国大街”铺上了花岗岩石块,宽度为10沙绳,沙绳是俄制度量单位:1沙绳等于2.134米。铺路用的方石块每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面包一样,石面呈浑圆型,精巧、密实、光亮、圆润,在中外道路史上都极为罕有。据传,当时的一块方石价钱相当于一块银元,一个银元够穷人吃一个月的。而“中国大街”足有1公里长,粗略算下来,整条街大约铺有方石87万块,真可谓是黄金铺路。
关于“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一类保护建筑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晨烨”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一类保护建筑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一类保护建筑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一类保护建筑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