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要杀同治皇后 只因为同治皇后的一句话

网上有关“慈禧为什么要杀同治皇后 只因为同治皇后的一句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慈禧为什么要杀同治皇后 只因为同治皇后的一句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同治皇后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同治帝6岁登极,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17岁的同治皇帝大婚。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

她出身于相府门第,书香之家,祖父赛尚阿为大学士,父亲崇绮(qǐ)为状元。史称:“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获授修撰者,止崇绮一人,士论荣之。就是说清朝定鼎北京后的268年间,满洲、蒙古人以汉文参加科举考试而中状元的,只有崇绮一人,士人以此为荣。后迁侍讲、户部尚书、日讲起居注官等。义和团失败后,崇绮走保定,住莲池书院,自缢而死。母亲瓜尔佳氏,也是忠贞节烈的女子英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她先派人预掘深坑,率一子四孙及儿媳等,分别男女,入坑活埋,阖门死难。

皇后阿鲁特氏幼年,由父亲崇绮亲自授课,讲解经史,学习诗词,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她聪明贤惠,知书达理,性格刚烈,不善奉迎。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同治帝与皇后仅在坤宁宫居住两天,就搬到养心殿后殿的体顺堂居住。皇后遇斋戒期,居住在钟粹官。

皇后阿鲁特氏命薄,结婚两年零两个月,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

据说慈禧有“寡母心态”,嫉妒儿子同皇后亲热,不许儿子与皇后同房。慈禧太后不喜欢皇后阿鲁特氏,而喜欢慧妃,要儿子同治帝对慧妃好。同治帝不敢违抗,又不喜欢慧妃,只好赌气独宿养心殿,生活寂寞寡欢。

因为慈禧太后处处刁难,皇后阿鲁特氏日子过得很不舒心。同治帝病重,皇后护侍,也遭到慈禧太后的呵责。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同治病重,皇后前去养心殿探视,二人说了些私房话,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太后怒不可遏,闯入暖阁,“牵后发以出,且痛抶(chì,鞭笞)之”,并叫来太监预备大杖伺候。

据说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话:“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给媳妇留点体面!”慈禧太后以侧居西宫为遗憾,也为咸丰帝临终前没有册立自己为皇后而不满。“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这句话,刺痛了慈禧太后的心。慈禧太后大发雷霆,同治帝被吓晕,病情愈加严重。慈禧太后见同治皇帝恐怖,才未对皇后动刑。同治帝之死,慈禧将责任栽到皇后头上。

同治皇帝之死,这对一位年轻皇后来说,简直是塌了天。皇后丧夫心情不好,慈禧丧子心情也不好。慈禧太后把气往皇后身上撒。“未亡人”皇后阿鲁特氏此时,大恸大悲,不思饮食,吞金自杀,获救得生。皇后之父崇绮,奏告慈禧皇太后。皇太后回答:“可随大行皇帝去罢!”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称大行皇帝,就是说可以随夫——同治帝殉死。崇绮将此话告诉女儿。而且慈禧太后不为同治帝立嗣,却让同治堂弟兼姨表弟的载湉(光绪)继承皇位,就是说光绪帝继承的不是同治帝,而是咸丰帝——这实际上是不为皇后留余地。皇后阿鲁特氏被逼无奈,只有自尽一条路可走。

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同治帝死后74天,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才22岁,梓宫暂安于隆福寺。皇后阿鲁特氏之死,或云“绝食崩”,或云“吞金死”。

野史记载:同治帝皇后怀孕,慈禧太后恐其生男孩,将来缵(zuǎn,继承)承大统,不能垂帘,故逼其死。有位御史潘敦俨,借天旱奏言:“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内,道路传闻,或称伤悲致疾,或云绝粒殒生,奇节不彰,何以慰在天之灵?何以副兆民之望?”慈禧太后斥其谬妄,夺其官职。

清朝有许多幼时便登基为帝的皇帝,其中包括顺治、康熙等。而同治这个少年皇帝,幼时登基,一直在母亲的管理下,治理国家。可是不同于顺治和康熙时期,孝庄是将自己摆在一个辅佐者的位置上,而慈禧太后显然不是这样。同治皇帝一直不得她喜欢,即使亲政之后,也经常因为一些事情,受到慈禧的训骂。这个可怜的君主,最后仅仅在人世活了十九年,便去世了。少年而殇,给同治帝的死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阴影。对于他的死,一直以来都有三种说法,一为同治帝是患天花而亡。另一种说法就显得有些不好宣之于口,说同治帝是染上梅毒而死。梅毒即性病潜伏期平均3——4周,典型损害为硬下疳开始在螺旋体侵入部位出现一红色小丘疹或硬结,以后表现为糜烂,形成浅在性溃疡,性质坚硬,不痛,呈园形或椭园形,境界清楚,边缘整齐,呈堤状隆起,周围绕有暗红色浸润,有特征软骨样硬度,基底平坦,无脓液,表面附有类纤维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挤捏,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为重要传染源。还有第三种说法,死于天花和梅毒两病相加。

一。死于天花。翁同日记记载:同治于十月二十一日,西苑着凉,今日(三十日)发疹。十一月初二日,闻传蟒袍补褂,圣躬有天花之喜。又记载:昨日治疹,申刻,始定天花也。初九日,召见御前大臣时,气色皆盛,头面皆灌浆泡饱满。上谕云:朕于本月遇有天花之喜,经敦亲王等合词吁请静心调摄云云。《崇陵传信录》记载:惠陵上仙,实系患痘,外传花柳毒者非也!

二。死于梅毒。此种说法,多为野史记载。《清宫遗闻》记载,同治到私娼处,致染梅毒。翁同日记: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腰间溃如担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 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但他又说:宫廷隔绝,其事莫能详也。

三。死于天花和梅毒。这是根据现今存的档案及脉案推断而来,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盘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同治或先患天花未愈而又染上梅毒,或先患梅毒而又染上天花,两种疾病并发,医治无效而死。

关于“慈禧为什么要杀同治皇后 只因为同治皇后的一句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符菲菲的头像
    符菲菲 2025年08月11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符菲菲”

  • 符菲菲
    符菲菲 2025年08月1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慈禧为什么要杀同治皇后 只因为同治皇后的一句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慈禧为什么要杀同治皇后 只因为同治皇后的一句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 符菲菲
    用户081110 2025年08月11日

    文章不错《慈禧为什么要杀同治皇后 只因为同治皇后的一句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