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的地理环境

网上有关“摩尔多瓦的地理环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摩尔多瓦的地理环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多瑙河下游,东欧平原南部边缘地区,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东、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东南部遥望黑海。

摩尔多瓦曾是苏联西部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全国面积为33800平方公里,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150公里,形如倒挂的葡萄串,是欧洲小国。 摩尔多瓦共和国3/4的国土位于罗斯陆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晶体岩层。在德涅斯特河沿岸,从索罗基向北地区都可以开采到许多古老的岩石:花岗岩、辉长岩、苏长岩,也可以开采到含沙粘土。在西南地区,这些矿石深藏在海洋生物沉积层下面2000米处。在基希讷乌附近,这些矿藏的厚度达到1000-1500米。在南部城市科托夫斯克,岩层厚达2000米。摩尔多瓦南方属于另一类地质结构。它的主要物质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形成的褶皱岩层。岩层板块的对接处是侏罗纪盆地。在这些岩层的上面覆盖着新生的沉积岩-石灰岩、粘土、粘土质的页岩、沙土、砂石、硅藻土。在摩尔多瓦最南部地区还存在着另一种地质结构──块状结晶蕴藏带。摩尔多瓦厚层沉积岩的蕴藏量不大。

摩尔多瓦地质构造复杂,大面积的地质结构被分割成许多单元。一些区域的地形隆起,另一些区域的地形下陷。屡次发生的地震均是由位于罗马尼亚境内的喀尔巴阡山南部发生强烈地壳运动所致。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和其它城市的建筑均采用可抵御震中心为6-7级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设。 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突出的地貌特点是丘陵和谷地纵横交错。境内有丘陵、平原、草原和森林。全国可以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域: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

摩尔多瓦平均海拔高度为147米。境内中部的科德雷地区地势最高,全国的最高点是位于科德雷尼斯波林的巴拉涅什特山,它的海拔高度是429米。这里,有4/5的地方是峭壁陡坡。在科德雷,高度落差明显。流经此地的贝克河上游的谷地仅比海平面高出50-60米,而与之仅相隔5-8公里处的河岸却高出海平面近400米。这种状况造就了科德雷的“山国”地貌,风景十分迷人。科德雷地区的中部是森林区,周边是辽阔的草原。自然林区只占总面积的10-20%,主要是橡树-榉树林和橡树-榆树林。高地上的天然梯地十分醒目。

摩尔多瓦有3个丘陵地区。一个是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最高点海拔高度为335米,平均海拔高度为250-300米。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从索罗基伸展至列乌特河口。丘陵西部地区是一溜漫坡,东部的尽头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峭壁。精致的季格丘陵,是摩尔多瓦的第二个丘陵地区。它的最高点为301米,从雅尔科雷村与普鲁特河平行绵延至卡古尔市。摩尔多瓦的第3个丘陵区是波多尔丘陵区。

摩尔多瓦北部是辽阔的伯利兹多岗平原,亦称摩尔多瓦北部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不超过100-200米。平原四周是连续不绝的山冈,其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

摩尔多瓦国土的35%是河流纵横的平原及斜坡不超过2度的河边阶地。这些土地是肥沃的良田。坡地(坡度在2-6度之间)占国土面积的37%,20%的国土面积是陡坡和峭壁(坡度超过6度)。河滩地占国土面积的8%。 摩尔多瓦共和国地处俄罗斯平原与喀尔巴阡山交接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西洋气旋向摩尔多瓦吹来大量湿润、温暖的空气,但有时也会送来充满水气的地中海热浪,以至生成摩尔多瓦的夏季暴雨。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大量干燥气流又常常会引起干旱,而能够造成早秋或晚秋寒流的北极冷空气很少入侵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日照充足,有“阳光之国”的美誉。持续日照时间北方为2060小时,南方为2330小时,植物生长期超过210天。

摩尔多瓦冬季少雪,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只是在1月份开始刮东北风时,天气才开始转冷、降雪。雪天一般持续2-3天,最长为2-3个星期。2月份,气候开始转暖,有时又会寒流肆虐。3月份,摩尔多瓦常常会降落冬季少有的大雪。4月份,树木挂绿。摩尔多瓦的夏季气候干燥,也是摩尔多瓦的雨季。摩尔多瓦的秋季温暖,这种气候可持续到11月初。

摩尔多瓦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不同:北方年平均气温为8℃,南方为10℃。1月份平均气温北方为-5℃,南方为-3℃;7月份北方为20℃,南方为25℃。年平均最低气温通常是在12月至2月之间。

摩尔多瓦大部分国土处于雨量不充沛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00-550毫米。丘陵地区年降水量500-560毫米,平原地区450-400毫米。雨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摩尔多瓦的地形条件是造成这种雨量分布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大约多50-100毫米。科德雷地区年均降水量是500-550毫米。在夏季,全国各地都有可能发生暴雨(一昼夜的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形成水灾。水灾在摩尔多瓦是常见的自然灾害。暴雨又时常侵蚀土壤,冲刷出许多沟谷,造成水土流失。 2003年6月,摩实行新行政区划,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基希讷乌、伯尔兹、本德尔)及2个地方行政区(加告兹自治行政区、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

32个区分别是:新阿内尼、巴萨拉比亚斯卡、布里切尼、卡胡尔、冈代米尔、格勒拉什、格乌舍尼、奇米什利亚、克柳列尼、敦杜舍尼、德罗恰、杜伯萨里、埃迪奈茨、弗洛列什蒂、弗列什蒂、格洛代尼、亨切什蒂、亚洛维尼、辽瓦、尼斯波列尼、奥克尼察、奥尔海、雷齐纳、勒什坎尼、森杰雷、索洛卡、斯特勒舍尼、绍尔德奈什蒂、什特凡大公、塔拉克里亚、泰莱奈什蒂和温杰尼。 摩尔多瓦共和国的首都是基希讷乌。

基希讷乌位于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面积为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中心,现有城市人口79.4万(2012年1月1日)。从高空鸟瞰,基希讷乌市好似一朵盛开的石头花,城市建筑构成了石头花的5个花瓣。基希讷乌市区内的大多数建筑是用纯白色的花岗岩石料建成。基希讷乌因此获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誉。

摩尔多瓦玉米产量

摩尔多瓦全国总人口355.09万(截至2019年1月)。

其中摩尔多瓦族占75.8%,乌克兰族8.4%,俄罗斯族5.9%,加告兹族4.4%,罗马尼亚族2.2%,保加利亚族1.9%,其他民族1.4%。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俄语为通用语。多数人信奉希腊正教。

行政区划:

2003年6月,摩实行新行政区划,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基希讷乌、伯尔兹、本德尔)及2个地方行政区(加告兹自治行政区、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

32个区分别是:新阿内尼区、巴萨拉贝亚斯卡区、布里恰内区、卡古尔区、冈代米尔区、卡拉拉什区、克乌谢尼区、奇米什利亚区、克留莱尼区、栋杜谢尼区、德罗基亚区、杜伯萨里区、叶金齐区、弗莱什蒂区、弗洛雷什蒂区、格洛代尼区。

亨切什蒂区、亚洛韦尼区、莱奥瓦区、尼斯波雷尼区、奥克尼察区、奥尔海伊区、雷济纳区、雷什卡内区、森杰雷区、索罗卡区、斯特勒谢尼区、绍尔德内什蒂区、斯特凡大公区、塔拉克利亚区、泰莱内什蒂区、温格内区。

玉米137.928.8万吨。

摩尔多瓦共和国,33800平方公里。

人口355.09万(2017年1月1日,不含“德左”地区和本德尔市)。城市人口151.68万,农村人口203.41万。

其中摩尔多瓦族占75.8%,乌克兰族8.4%,俄罗斯族5.9%,加告兹族4.4%,罗马尼亚族2.2%,保加利亚族1.9%,茨冈族0.4%,犹太族0.1%,其他民族0.5%。多数人信奉东正教。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俄语为族际通用语。

行政规划

2003年6月,摩实行新行政区划,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基希讷乌、伯尔兹、本德尔)及2个地方行政区(加告兹自治行政区、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各区名称如下:新阿内尼、巴萨拉比亚斯卡、布里切尼、卡胡尔、冈代米尔、格勒拉什、格乌舍尼、奇米什利亚。

克柳列尼、敦杜舍尼、德罗恰、杜伯萨里、埃迪奈茨、弗洛列什蒂、弗列什蒂、格洛代尼、亨切什蒂、亚洛维尼、辽瓦、尼斯波列尼、奥克尼察、奥尔海、雷齐纳、勒什坎尼、森杰雷、索洛卡、斯特勒舍尼、绍尔德奈什蒂、斯特凡大公、塔拉克里亚、泰莱奈什蒂、温杰尼。

以上内容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尔多瓦共和国大使馆——摩尔多瓦概况

关于“摩尔多瓦的地理环境”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采枫的头像
    采枫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采枫”

  • 采枫
    采枫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摩尔多瓦的地理环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摩尔多瓦的地理环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摩尔多瓦共和...

  • 采枫
    用户080505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摩尔多瓦的地理环境》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