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棒简介

网上有关“三百棒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百棒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飞龙掌血·三百棒 4.1 三百棒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 4.4 功能主治 4.5 使用注意 4.6 化学成分 4.7 三百棒的药理作用 5 白背三七·三百棒 5.1 三百棒的别名 5.2 来源及产地 5.3 性味 5.4 功能主治 5.5 三百棒的用法用量 6 三对节·三百棒 6.1 三百棒的别名 6.2 来源及产地 6.3 性味 6.4 功能主治 6.5 使用注意 6.6 化学成分 6.7 三百棒的药理作用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百棒 1 拼音

sān bǎi bàng

2 英文参考

Asiatic toddalia rootbark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三百棒为中药名:1.飞龙掌血;2.白背三七;3.三对节。

4 飞龙掌血·三百棒

三百棒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即《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飞龙掌血之别名[1]。

4.1 三百棒的别名

见血飞、散血丹、三百棒[2]。

4.2 来源及产地

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 Lam.的根或叶。分布陜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2]。

4.3 性味

辛、微苦,温,有小毒[2]。

4.4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祛风除湿[2]。

1.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衄血,子宫出血,痛经,闭经,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肋间神经痛。煎服:6~12g,或浸酒饮[2]。

2.叶捣敷外伤出血,疮疖肿毒[2]。

4.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4.6 化学成分

根含白屈菜红堿、二氢白屈菜红堿、茵芋堿、小檗堿等生物堿,还含飞龙掌血内酯(Toddalolactone)、去二羟基飞龙掌血内酯、茴芹香豆素、异茴芹香豆素等香豆精类和橙皮苷等黄酮类。叶含挥发油,内含香茅醛等,还含白屈菜红堿、鞣质等[2]。

4.7 药理作用

飞龙掌血可抗炎、镇痛。白屈菜红堿的盐可抗病毒。白屈菜红堿为神经肌肉毒,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对豚鼠小量可引起流产,大量引起麻痹、死亡[2]。

5 白背三七·三百棒

三百棒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即《云南中草药》记载的白背三七之别名[1]。

5.1 三百棒的别名

三百棒、鸡菜、土生地、土田七[3]。

5.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的根或全草。分布我国南部及西南部[3]。

5.3 性味

甘,寒,有小毒[3]。

5.4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舒筋散瘀[3]。

1.治痈肿,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水火烫伤。鲜品捣敷[3]。

2.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3]。

5.5 三百棒的用法用量

煎服:6~9g[3]。

6 三对节·三百棒

三百棒为中药名,出自《贵州草药》,即《文山中草药》记载的三对节之别名。[1]

6.1 三百棒的别名

三台花、三台红花、三百棒、大常山、大罗伞[4]。

6.2 来源及产地

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 Clerodendrum serratum (L.) Moon.或抱茎三对节C. serratum (L.) Moonvar. amplexifolium Moldenke的根或叶。分布广西、云南、贵州等地[4]。

6.3 性味

苦,凉,有小毒[4]。

6.4 功能主治

清热毒,祛风湿,截疟,接骨[4]。

1.治风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肝炎,痢疾。煎服:9~15g[4]。

2.治恶性疟疾。本品配胡椒、草果少许,于疟发前一小时煎服[4]。

3.治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以鲜品捣敷;黄水疮,煎水外洗[4]。

6.5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4]。

6.6 化学成分

皮含皂苷,主要苷元为齐墩果酸、栎焦油酸(Queretaroic acid)和三对节酸(Serratagenicacid)。根皮含甘露醇及其他多元醇物质。叶含α菠菜甾醇、芹菜素、阿魏酸等[4]。

6.7 三百棒的药理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三对节的别名·大常山 2.1 大常山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使用注意 2.6 化学成分 2.7 大常山的药理作用 3 中药常山的别名·大常山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大常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大常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大常山 1 拼音

dà cháng shān

2 中药三对节的别名·大常山

大常山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文山中草药》记载的三对节之别名[1]。

2.1 大常山的别名

三台花、三台红花、三百棒、大常山、大罗伞[2]。

2.2 来源及产地

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 Clerodendrum serratum (L.) Moon.或抱茎三对节C. serratum (L.) Moonvar. amplexifolium Moldenke的根或叶。分布广西、云南、贵州等地[2]。

2.3 性味

苦,凉,有小毒[2]。

2.4 功能主治

清热毒,祛风湿,截疟,接骨[2]。

1.治风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肝炎,痢疾。煎服:9~15g[2]。

2.治恶性疟疾。本品配胡椒、草果少许,于疟发前一小时煎服[2]。

3.治跌打损伤,骨折,无名肿毒,以鲜品捣敷;黄水疮,煎水外洗[2]。

2.5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2]。

2.6 化学成分

皮含皂苷,主要苷元为齐墩果酸、栎焦油酸(Queretaroic acid)和三对节酸(Serratagenicacid)。根皮含甘露醇及其他多元醇物质。叶含α菠菜甾醇、芹菜素、阿魏酸等[2]。

2.7 药理作用

本品水提取物在动物试验中有抗组胺作用。甘露醇有脱水作用[2]。

3 中药常山的别名·大常山

大常山为中药常山的别名,见《云南中草药选》。

常山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干燥根。常山呈圆柱形,常弯曲扭转,或有分枝,长9~15cm,直径0.5~2cm。表面棕**,具细纵纹,外皮易剥落,剥落处露出淡**木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横切面黄白色,射线类白色,呈放射状。气微,味苦。酒常山呈深**,略有酒气[3]。

常山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肝、心经,具有涌吐痰涎,截疟的功效,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常山生用上行,有较强的涌吐痰饮作用,多用于胸膈痰饮积聚[3]。炒黄或酒炙后可减轻恶心呕吐的副作用,毒性降低,既可单用浸酒或酒煎服以治疟疾,也可配伍以祛痰截疟[3]。

关于“三百棒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灵波的头像
    灵波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灵波”

  • 灵波
    灵波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三百棒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三百棒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录 1 拼音...

  • 灵波
    用户080505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三百棒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