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有限智慧与无限智慧的媒介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限智慧与无限智慧的媒介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弗洛伊德根据愿望满足而把梦分成两类。第一类很明显地表露出愿望满足,而另一类梦的愿望满足不但不易觉察出来,而且往往以各种可能的方法去掩饰。那些具有不伪装的愿望的梦大部分发生于孩童,不过,简短而且明明白白的愿望满足的梦也一样会发生在成人身上。
梦中的愿望究竟源于何处?在提出此问题时,我们脑海中究竟还浮现出其他什么可能的种类,或者完全相反的景象呢?这个显著的对比是白天的意识生活和那潜意识的精神活动。对于此种意愿,有三种可能的起源:a、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b、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c、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那么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这些源于意识层的愿望会促成梦的产生,不过却也仅止于此而已。如果前意识的愿望无法得到别处来的援助,梦是无法产生的。
做梦的来源实际上是潜意识。意识的愿望只有在得到潜意识中相似意愿的加强后才成功地产生梦。由心理症病人的精神分析看出,这些潜意识的愿望永远是活动的,只要有机会,它们就会和意识的愿望结成联盟,并且将自己那较强的力量转移到较弱的后者上。因此表面看来意识的愿望独自产生了梦,不过由梦形成的某些不显眼的特征可以看出潜意识的痕迹。我们可以把这持续入梦的思想冲动分成下面几类:
①由于一些偶然的原因,无法在白天得出结论者。
②那些因为我们智慧的不足,而无法完全处理者。
③那些在白天被排挤与感情压抑者。
④由于前意识在白天的作用使外在潜意识中的愿望往往是强有力的激动者。
⑤那些无关紧要的白天印象。因为无关紧要所以未被处理者。
我们毋须低估那些由白天残留下来而入梦的精神强度的重要性,特别是那种白天未解决的问题。我们确知此种激动在晚间仍然继续为表现而挣扎,而我们也可以同样的自信来假定,在睡眠状态之下,前意识的活动不按正常途径进行到意识界。晚间,如果我们的思想以正常的途径通往意识层,那么我们一定没有睡着。睡眠状态给前意识带来的变化是此特殊系统的睡眠时的能量变化造成睡眠的心理特征(而这系统亦控制了行动的能力),不过在睡眠时却瘫痪了。除了潜意识续发性的变化外,没有任何的缘由可以造成前意识的激动。而前意识的激动必须得到潜意识的加强,同时必须和潜意识一起携手通过迂回的通路。对于梦这个内心世界的特殊现象,当然是探索的重要对象。在各民族古老的传说、神话中,都有关于梦的描述和解释,大多具有迷信色彩。例如把梦看做是神仙借以传达谕旨的方式,死去的人和这人会见的境地和占卜吉凶的预言等等。在正式的历史文献中,也不乏梦的记载,认为梦有实际价值,可以从梦里寻求未来的预兆。有些历史人物甚至根据梦的内容做出某些重大的决定。
现代科学兴起,许多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开始从各方面对睡眠和梦进行研究,试图弄明白梦的本质和意义。但是,直到现在,尽管在睡眠和梦的生理学方面已有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用它们来解释梦的内容,还有不小的距离。在梦的心理学研究中,虽然也有不少人做出了贡献,但就学说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来说,还没有人能超过弗洛伊德。
一个梦尽管看来似乎很不重要,但它必定也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梦多半根源于深藏的原因,而不被梦者醒着时知晓。
但有些梦在醒后回忆,似乎能清晰地显出原因来。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方那些能减轻或夸张晚上单纯的身体需求——饿、口渴、或屋里太冷太热——的梦。然而,即使是这种梦都具有比乍看之下更深一层的意义。潜意识惯于对目前的意识状况反击而表现出少许故事。这些故事可能是根源于过去发生的经验。
梦非常有用,相信很多人都如此默认。当我们想要解决问题,可是却不知该如何着手时,我们知道,先睡上一觉是很明智的做法。莎士比亚深知这种睡一觉的神效,他把睡觉描述为“自然的温柔保姆”。睡眠让我们有数小时的休息时间,不过,休息只是它的一部分功能而已。睡眠同时扩大我们的视野,提升创造力。我们在睡梦中完成这些心灵上的工作,不论我们是否记得。睡觉时,我们的身体处于休息的状态,但心灵却不断运作着。
有的人把潜意识比作“已经没有火炉子”。意思是说先前给它加过热,以后虽然没有了火种,却仍然在为人们烧水做饭。科学史上曾有过不少这样的记载:德国数学家高斯是在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一瞬间,解开了求证数年而未解决的数学之谜,达尔文是在马车里,突然冒出了解决个性变异问题的答案,克鲁泡特金在几个月的专注思考、面对令人不解的混乱现象而不得其解时,突然诞生的概括使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智慧,(狭义的)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1翻译编辑
汉语解释: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不只是情感和愿望,智慧在决定这些重要问题时必然有其作用。
拼音:zhihui
英文:Wisdom
2解释编辑
智慧(2张)
1、聪明才智
《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三国 魏 嵇康 《大师箴》:“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惠日用,渐私其亲。”
宋 梅尧臣 《桃花源》诗:“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袁鹰 《篝火之歌·为家乡画图样》:“用双手把图样变成现实,靠你,靠我,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梵语“般若”(音bo-re)的意译
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大智度论》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万行归空,千门入善,辩才智惠,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神通能动於十方,智惠广弘於沙界。”
3、智慧,道法也。
《智慧说》:智,法用也;慧,明道也。天下智者莫出法用,天下慧根尽在道中。智者明法,慧者通道。道生法,慧生智。慧足千百智,道足万法生。智慧,道法也。----张子往
概述
智慧是人们生活实际的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现代人智慧,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生存。
智慧: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等众多要素。
3智慧故事编辑
1、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见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与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大声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
感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句话给人不无裨益。在无际大师的开导下,青年终于知道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放弃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等,让自己轻装前进。
2、地狱里,一大群人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却因为勺太长而够不到自己的嘴,就这样人人只能望汤兴叹,愁眉苦脸;天堂里,一大群人也是手拿长勺围着一桶汤,虽然勺柄也长,但大家都舀起汤来喂对方,这样就都高高兴兴地喝到了汤。
感悟: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关爱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3、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吕梁瀑布。它从高处倾泻下来,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孔子想那位老者可能是轻生,就急忙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感悟:和整体协调,跟整体移动。这真是对“随波逐流”的全新认识。
4、古时有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居然中了个探花。
感悟: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5、从前,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顿时心烦意乱,心想:真是晦气死了,这次考试肯定无望了。而另一个见到黑漆漆的棺材,却笑逐颜开,心里念叨着:“棺材,棺材(官财),这次我肯定会高中的。”结果果然是前一位名落孙山,后一位金榜题名。
感悟:良好的心境有利无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情好,阳光才明媚;心境好,人生才流畅。
6、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地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感悟:故事中的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则是哥哥,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人生之旅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应当知道,在前进的大道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平了道路。
7、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他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感悟: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或达到一个奋斗目标,除了不懈地追求、积极地进取,不怕苦不怕累,勇于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还要注意拼搏的方式或手段,运用正确的方法,方式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地步入成功的殿堂;根本不讲求方法,方式,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与成功失之交臂。
8、有个叫理查派迪的赛车运动员,当他第一天赛完车后,抑制不住兴奋地向母亲报告了比赛的结果。“妈”,他冲进家门叫道,“有35辆赛车参加了比赛,我得了第二名。”“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妈妈,”理查抗议道,“有这么多的车参加比赛,我第一次跑就得了第二,这样的成绩难道不算很好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成为赛车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手,他创造的多项记录至今还无人打破。
感悟:“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这句话一直激励着理查派迪跑在最前面。如果你渴望更大的成功,那么就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高不可攀,没有什么不可超越。无数事实都说明,你确立的目标越高,你最后的收获就越大。我们时时也拿理查母亲的话暗示自己吧: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9、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原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无法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繁衍的时候,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集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感悟:老鼠和狐狸的行为应该赢得我们人类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由于自身的原因,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恶感,应该反躬自省。作为自然界的创造物,人应该融入自然、适应自然,而不应该破坏自然、违背自然。
4智慧名言编辑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圣经)
●最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拉罗什富科)
●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
●所谓智,便是指人们的聪明智慧,所谓谋,便是指人们对问题的计议和对事情策划。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所以智比谋更重要(邓拓)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默生)
●智慧的标志是审时度势之后再择机行事(荷马)
●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玉外纳)
●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预见未来----(忒壬斯)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阿富汗)
●智慧起源于愚蠢的废墟上(美国)
●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马塞尔·普钽鲁斯特)
●智慧在市场上买不到(土耳其)
●远见卓识,向好朋友也借不来(欧洲)
●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斯特恩)
●可以碰到上千个学者,但不定碰上一个智者(克林凯尔)
●高官厚禄许会从天而降;金银财富许会不求自来;可是智慧非得我们自己去追求不可(爱
·扬格)
●使人发光的不是衣上的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西班牙)
●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英国)
●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薄伽丘)
●智慧越发达,人生就越是获得莫大的满足(苏联)
●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智慧便是一只乳房(雨果)
●极端的命运是对智慧的真正检验,谁最能经得起这种考验,谁就是大智大慧(坎伯兰)
●过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克·罗塞蒂)
5智慧人生编辑
在关于人生智慧的思考中,对世界、人性、社会、自我、欲望、爱等一些根本命题的理解极为重要,以下摘录自《重大人生启示录》,它能指引我们的人生具有智慧,而不被欲望所奴役,不被嫉妒所欺骗。
1
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整体的精神(信仰)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爱情。这绝不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剧,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
2
我们生活在比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爱,有坏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一切都在比较中才能存在,没有丑便没有美,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同样,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3
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生命没有终极意义。——不要轻易去否定。我们需要在最沉痛的世界观里重新审视当下总让我们痛苦的欲望。
人所执迷的欲望是如此虚妄、空洞、无聊,但我们却并不容易不去执迷它。人诞生在这个世界是被迫的,生来就有的俗世的道德与竞争意识注定了我们的不自由。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择。
4
我们只需要一个我真爱的人和真爱我的人,在一起,我们的人生便圆满了。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富足的生活,而是得到真爱。有一个人爱上你的所有,你的苦难与欢愉,眼泪和微笑,每一寸肌肤,身上每一处洁净或肮脏的部分。真爱是最伟大的财富,也是唯一货真价实的财富。如果在你活了一回,未曾拥有过一个人对你的真爱,这是多么遗憾的人生啊!
5
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应该是受你的心灵、你的美与快乐的需要而去确定。
人具有死亡的权利。我们应当主张快乐人生,就是但凡在你活着的每一时刻你都是安宁与快乐的,如果你受到了生命中的重创,你评估这种创伤是难以挽回的,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死亡。死亡并不是邪恶的、可怕的,它是自由的象征,没有什么比它更为高尚,更为美丽。
如果这个世界接受“死亡权力”,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活着会显得轻松愉快、安详。它将击垮一切陈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也都因此真正平等!
生命如艺术品一样,不论其长短,都在生命的过程中彰显着属于他的奇妙意义。我的这段生命也许只是为了一段旅程,也许只是为了一段风景,也许只是为了一段爱情,这正是生命的伟大意义之所在。
如何这样,我们会发现,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处处充满了生机、美和喜悦。
6
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
有一个年轻人在森林里的伐木场工作,却在都市里租下房子居住,每天奔波于两地,他说他喜欢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那让他觉得生命的激情和炽热,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上流社会的人。金钱和名色的欲望已经让他疯狂了。我告诉他:你所想象的事物被你蒙上了神秘的光环,实际等你拥有它的时候,它会和你此刻握在手中的杯子一样朴实。而他不能听从我的建议。他深陷入欲望中,由此偏执,不能自拔。
欲望的事物是一个发光体,充满神秘和迷惑性,这是人们痛苦的根源。
7
最困扰我们的欲望,其一是爱情,其二是爱情中的性。而当我们所渴望的事物真的变成现实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它并非那么华丽,有时还让我们觉得充满了极强的欺骗性。
——所有真实的都是朴素无华的。所有激情的渴望和热爱如果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那我们可以去抱有那份欲望。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痛苦,我们一定要警觉它的虚幻性!
8
所有人的人生都是极度平凡的,你所看见的那些你未得到、你渴望得到的所谓的幸福,也极度平凡,不要被自己的欲望(想象)所欺骗。
9
人们对爱情的失望是因为人们参考了错误的爱情标本——世间多数人的爱情都是本能的或者是功利的。本能的爱情是男女之间在适当的青春年龄里本能地互相吸引,这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规律,而没有深层次的精神领域里的和谐和心灵共鸣,它在暂短的时间里拥有爱情的浮华,但没有爱情的内核。而功利的爱情则是权利、财富渲染下的美丽假象。
10
人是否有灵魂,是否存在一个超验的精神世界?这是悬而未决的。现代尖端科学已经证明:纯粹物质的科学思维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和曾经纯粹精神的宗教思维一样是迷信。于是:宗教的未必不是科学的,科学的未必不是宗教的,更准确表达:物质与精神的片面化世界观都是错误的,于是我们需要对”死后”抱有敬畏。[1]
关于“有限智慧与无限智慧的媒介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迎双”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有限智慧与无限智慧的媒介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限智慧与无限智慧的媒介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有限智慧与无限智慧的媒介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