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我国都有哪些报纸

网上有关“解放前我国都有哪些报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解放前我国都有哪些报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对不起 我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一些

---《解放日报》

---《大公报》

---《新华日报》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刘少奇选集》

---《文汇报》

解放前的报纸内容

---《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8日

***要夺取政权,要建立***的"一党专政"。这是一种恶意的造谣与诬蔑。***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并不要建立***的"一党专政"。

---《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2-177页

是要彻底地、充分地、有效地实行普选制,使人民能在实际上,享有"普通"、"平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则必须如中山先生所说,在选举以前,"保障各地方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 "也就是"确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完全自由权。"否则,所谓选举权,仍不过是纸上的权利罢了。

---《新华日报》1944年2月2日

愚民政策虽然造成了沙漠,却绝难征服民心。

---《解放日报》1942年4月23日

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

---《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像林肯总统和罗斯福总统那样的民主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的领袖,是虽在战时也一点不害怕民主制度的巡行的。他们害怕民主的批评和指责,他们不害怕人民公意的渲泄,他们也不害怕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的全民的选举。他们不仅不害怕这些民.主制度,而且他们坚决地维护支持这些民主制度。因此他们才被人民选中了是大家所需要的人。

---《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

但是只有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才是有力的政治。

(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

---《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等具体条件的不同,他们各自所实行的民主政治,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多少差异。但无论如何,它们之间有一个基本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政权为人民所握有

,为人民所运用,而且为着人民的幸福和利益而服务。这样的政权必然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使失掉自由权利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权利;没有失掉自.由权利的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特别是言论、出版、机会、结社,这些作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的人民的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是必须切实而充分地加以保障的。

---《新华日报》1943年9月15日社论

二十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们天天见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其是否为人民着想,姑置不论。最使人愤慨的是连这样的法,政府并未遵守。政府天天要人民守法,而政府自己却天天违法。这样的作风,和民主二字相距十万八千里!所以民主云云者是真是假,我们卑之无甚高论,第一步先看政府所发的那些空头民主支票究竟兑现了百分之几?如果已经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尚不能兑现,还有什么话可说?所以在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前,我们先要请把那些诺言来兑现,从这一点起码应做的小事上,望政府示人民以大信。

---《新华日报》1946年2月1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

用品来欺骗我们啊!

---《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

他们以为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不是今天的事,而是若干年以后的事,他们希望中国人民知识与教育程度提高到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那样,再来实现民主政治...正是在民主制度之下更容易教育和训练民

众。

---《新华日报》1939年2月25日

限制自由、镇压人民,完全是日德意法西斯的一脉真传,无论如何贴金绘彩,也没法让吃过自由果实的人士,尝出一点民主的甜味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5日

他们说这一套都是外国人的东西,决不适用于中国...原来,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八十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器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

有人说:中国虽然要民主,但中国的民主有点特别,是不给人民以自由的。这种说法的荒谬,也和说太阳历只适用外国、中国人只能用阴历一样。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7日

中国要实行民主政治,必须"取资欧美",但又要避免欧美民主政治的一些流弊,更驾而上之,这正是中山先生的伟大识见。

--《新华日报》1942年11月12日

这些一切,只有证明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对实施纲领的意见,首先是对人民自由的主张,是切实的,迫切需要实现的,万万"撤销"不得的。

---《新华日报》1946年1月18日

这说明英美在战时也还是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两大民主国家采取这些重大措置,正说明英美两国是尊重和重视***及其他党派,和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和力量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批评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效法的...全国各党派能够融洽的为共同目标奋斗到底,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国亟应提倡和效法的。

---《新华日报》1942年8月29日

这正如前天座谈会主席左舜生先生说的:"我们不去敦促,自由这一客人是永远不会进我们的门的"!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很多,但目前全国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会结社的自由,是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抗日齐会战斗介绍(简介)

刘雪苇的详细简历

刘雪苇原名刘茂隆,曾用名孙雪苇、韦辛、魏有生等。贵州朗岱人,中共党员。1998年11月8日,刘雪苇在北京逝世。1932年,刘雪苇在贵阳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上海开明书店做学徒,此间,开始接触革命书刊,受到马列主义影响。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0月,转为中国***党员。曾担任共青团上海周家桥区区委组织部长、书记,共青团中央支部巡视员。共青团江苏省委青工部负责人。同年加入左联,在工农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任泸西区(包括周有家)负责人。写有报告文学《小工通讯》等作品。

在左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选举中,当选执委会委员。1934年下半年,刘雪苇受派到贵州开展党的工作。12月下旬,他回到郎岱,举办世界语学习班,聚集贵阳男师放假回家的赵成元、周兴仁、曹克勤和当地在校生刘蕃栋等进步青年学习世界语,并传播革命道理。

学习结束后,刘雪苇又动员徐修礼、罗天锡、刘蕃栋、曹克勤等组成“贵州文艺研究会郎岱分会”。并以文研会为核心,秘密成立了星光读书会,设星光图书馆。由于受革命文学的薰陶,曹克勤等一部分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1月,党中央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委,林青任书记。2月,刘雪苇任省工委委员。7月,因组织遭到破坏,刘雪苇、林青等在贵阳被捕。

扩展资料:

1936年后在国统区从事中共地下工作,次年赴延安,从事文艺理论研究与写作,现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顾问。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论文集《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鲁迅散论》、《论文一集》、《论文二集》等。刘雪苇长期从事文化工作。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对文化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鲁迅、宣传党的文化工作方向,为繁荣党的文化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被收录中国《文艺理论家辞典》。

百度百科-刘雪苇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

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1939年4月18日,冀中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主力转至河间东北之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休整待机,师部驻扎于大朱村。下旬,任丘、河间之敌约1000余人分路向一二〇师驻地进犯。第二十七师团第三联队吉田大队800余人、伪军50余人,进至河间以北的三十里铺,企图“扫荡”齐会地区。

一二〇师首长贺龙关向应决心利用这一战机,齐会周围的有利和条件,给敌发沉重打击。23日,吉田大队由三十里铺贸然东进,占领了南、北齐曹,并在炮火掩护下向齐会村发起进攻,将七一六团三营包围在村内。三营指战员英勇顽强抗击,给敌以大量杀伤,最后退守村东一角。

贺龙、关向应令七一六团和七一五团派出部队分别从齐会东北、东南方向增援三营。战斗激烈进行之时,任丘日伪军300余人、吕公堡日伪军100余人、大城日军200余人,分路向齐会增援,我军早有准备,各路都受到我八路军阻拦和攻击,只得退回原营。

会攻齐会的日军完全陷于孤立。一二〇师七一五团主力及四团、二团、五团各一部从齐会的南面、西面,七一六团主力从东北方向对齐会之敌实施反包围。敌遭内外夹击,死伤惨重,翌日拂晓向南撤逃。逃敌又连续不断地受到我军的打击,被周围于南留村附近的树林中。

25日,残敌集中兵力,进行反扑,妄图逃生。战至黄昏,除80余人逃往沙河桥外,其余全部被歼。此战斗共歼敌700余人,生俘7人。这是一二〇师到冀中后第一个歼灭战。

扩展资料:

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一部在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进犯日军实施的外线速决的进攻战。

1939年1月,第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平原后,与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协同作战,连续挫败日军三次围攻。4月18日,师部率独立第2旅转移至河间东北坞家村、卧佛堂、齐会、郭官屯地区,与独立第1旅会合,休整待机。

齐会战斗,日寇的“精锐”部队吉田大队几乎被我彻底消灭,这一仗轰动了冀中平原,极大地鼓舞了冀中军民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胜利信心,平原人民的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到处开展起来。老乡们见了就说:“怪不得你们师长叫贺龙,你们打起仗来,村里村外,房上房下,真象生龙活虎一样。”

在这次战斗中,我军的英勇杀敌精神,感动得参加战地医疗队的白求恩大夫,称赞不已。当时,他在离火线五华里的屯庄小庙里,积极抢救了百余名伤员的生命。

一二〇师在冀中期间(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一九三九年八月),在冀中区军政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同冀中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给予的巩固冀中、帮助三纵队和扩大部队的三项任务。

一二〇师为执行这些任务,在三纵队支援下,共同作战一百一十六次,消灭日寇四千九百人。一二〇师主力一部到冀中后,由六千三百人扩大到二万一千人。三纵队遵循毛主席的建军思想和建军原则进行整顿之后也扩大了,已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人民网——挺进冀中与齐会战斗

沧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栏——齐会战斗 简介

百度百科——齐会战斗

关于“解放前我国都有哪些报纸”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晨烨的头像
    晨烨 2025年08月11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晨烨”

  • 晨烨
    晨烨 2025年08月1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解放前我国都有哪些报纸”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解放前我国都有哪些报纸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对不起...

  • 晨烨
    用户081110 2025年08月11日

    文章不错《解放前我国都有哪些报纸》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