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李家沱的道路变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家沱的道路变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脏乱差”城市变宜居之地
80年前,军阀杨森为解决川黔物资运输艰难的局面,决定修建川黔公路。如今,从南坪到鱼洞的川黔线被称为渝南大道。从渝南大道来到李九路,宽约30米的双向六车道让人视野开阔。不少高档小区驻足李九路两侧,李家沱成为宜居的城区之一。
“几年前李家沱被网民评为全市脏乱差第一。”,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李家沱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少,李九路、马王坪正街两条主干道由于缺钱改造,长期破烂不堪,四五公里长的路,开车走一个小时都是常事。再加上李家沱下岗失业人员多,造成社会状况十分复杂,“脏乱差”成了代名词。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李家沱的整治力度,投资数千万将李九路改成40多米宽的大道,对马王坪正街进行白改黑。2009年,李家沱街道整治占道经营摊点1263个,清洗房屋立面5.96万㎡。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完善,李家沱修建完成一座人行天桥、供市民休闲的百年广场、街心花园。“仅2008年、2009年,政府便投入5000多万元进行环境整治。”
李家沱努力打造成重庆第七商圈
我们来到李红路一个叫茂园的小区门口。“这里就是原巴县政府、九龙坡区政府的办公地点旧址。”我看到,老房子已经荡然无存。
巴县政府曾经历几度搬迁,民国28年,巴县政府迁到人和场(今九龙坡区华岩镇),民国30年,迁驻李家沱马王坪。1952年11月,第四区(现九龙坡区)区政府由大坪迁至原巴县政府的所在地李家沱。同时,巴县政府暂迁驻南泉,1954年,又迁驻鱼洞镇。1994年12月,巴县被撤消,成立巴南区,至此,建县2309年、得名1434年的巴县历史终结了。
1988年11月,九龙坡区政府驻地由李家沱迁至杨家坪后,这里曾作为街道办公室,由于房子年久失修,后成为危房,1999年将部分危房拆迁后建成了茂园居民小区,2007年将剩余房屋拆除后,开始建设7万㎡的李家沱商业中心,努力将其发展成为重庆第七商圈。据了解,该商圈零售商业网点总面积为30万~50万㎡。
重庆长江二桥结束李家沱轮渡史
来到马王坪正街,据传,早前长江江水之中浮出一片沙地,形成一道梁,其形状酷似马匹脊背,故而当地人取名为马黄梁,经过多年变迁,大家都叫这里为马王坪。从马王坪正街继续向前行走,就来到了长江二桥。
长江二桥通车前,只有李九路一条独道进入李家沱,市民出行和回家多靠轮渡。每每见到百来号人从黄桷坪乘轮渡回李家沱时,拥挤着“跨”过长江,靠岸水码头。码头的岸边铺陈着长约400米的石板路,爬坡上坎后才能进入马王坪正街。大桥南岸为李家沱工业区,北岸为九龙坡区。主桥于1991年开工建设,该桥在1997年竣工通车。长江二桥的修通,使李家沱与九龙坡、大渡口区的衔接变得顺畅,从李家沱到大渡口,再到杨家坪中心的时间控制在了15分钟的范围内。由此,结束了李家沱市民出行乘轮渡的历史。
公交线路:轨道交通3号线 → 309路,全程约40.2公里
1、从回兴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经过29站, 到达岔路口站
2、步行约150米,到达岔路口站
3、乘坐309路,经过3站, 到达花溪医院站
4、步行约190米,到达李家沱正街
关于“李家沱的道路变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丹岚”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家沱的道路变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家沱的道路变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脏乱差”城市变宜...
文章不错《李家沱的道路变化》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