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谁手”的典故从何而来?

网上有关““鹿死谁手”的典故从何而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鹿死谁手”的典故从何而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鹿死谁手

成语释义: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源于《晋书·石勒载记下》。东晋时代,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朝的始祖,从三王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块儿打猎,较量较量,未知'鹿死谁手'?”后来,人们用“鹿死谁手”来比喻双方争夺的对象不知道会落在谁手里,引申指比赛双方还不知道谁胜谁负。

以鹿为马、马鹿异形、鹿死谁手、逐鹿中原、指鹿为马

一、以鹿为马

白话释义: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朝代:宋

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十二:若论不直,其粗至於以鹿为马,也是不直。

翻译:如果要论不直,他故意颠倒是非,那也是不直

作者:朱熹

二、马鹿异形

白话释义: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

朝代:南宋

出处:《后汉书·崔琦传》:“反复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将使玄黄改色,马鹿易形乎?”

翻译:反复想钳塞人口,蒙蔽君主。要像让玄黄变色,把鹿改装成马吗?”

作者:范晔

三、鹿死谁手

白话释义:意思是说不知政权落在谁的手里。后也用来指不知谁能获胜,多用于指比赛的胜负。

朝代:近代

引证:《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七章: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

作者:姚雪垠

四、逐鹿中原

白话释义: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朝代:西汉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作者:司马迁

翻译:秦国失去帝位、政权,天下群雄并起争夺

五、指鹿为马

白话释义:比喻颠倒是非。

朝代:西汉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作者:司马迁

翻译: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

关于““鹿死谁手”的典故从何而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7)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幻珊的头像
    幻珊 2025年08月04日

    我是周丽号的签约作者“幻珊”

  • 幻珊
    幻珊 2025年08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鹿死谁手”的典故从何而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鹿死谁手”的典故从何而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幻珊
    用户080412 2025年08月04日

    文章不错《“鹿死谁手”的典故从何而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周丽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